现代社会中,因为感情受挫和婚姻变故所引发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失恋是痛苦的情感体验,失恋方会因对感情的难以割舍而痛苦不已,失落感会加重心理失衡的程度,因此有些人会产生精神障碍甚至是不理性的过激行为。
近年来,我国精神疾病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在2014年公布的数据,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也就是说,每13个人中,就有1个是精神障碍者,不到100个人中,就有1个是重性精神病患者。2020年,精神病或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疾病。面对这可怕而又严峻的问题,需要我们及早做好预防工作。
精神病是一种极为顽固的精神疾病,它所表现的症状复杂多样。精神病对患者的学习工作和家庭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那么精神病具体是如何影响患者的生活的?
1、语言、思维障碍:患者通常具有语言交流问题,主要表现为对语言理解困难,不能进行正确的思考活动,导致患者不能理解他人所讲的意思,言语表达困难,不能完整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及传达自己的知识,无法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
2、动作、行为表现异常:患者可能会出现许多适应不良性行为。这些行为问题包括:对自己或他人产生严重的躯体威胁,如自伤或冲动攻击行为;自我孤立,不与外界交往,抓咬等行为;喜怒无常,尖叫,辱骂,生活不能自理,卫生较差。
3、丧失工作学习能力:有的患者严重以致于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由于病症导致失业,辞职,丧失生存技能,不能满足自己和家人生活底线,贫困潦倒,受到社会遗弃和歧视。对患者造成很大心理负担。
4、影响人际交往能力:精神病患者不论在家庭或在社会中,也不论是工作或娱乐,他们程度不同地丧失了与他人正常交往的能力。一种情况是由于长期住院,使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退化,不会与人交往。
5、社会功能低下:患者长期患病及长期住院往往导致其社会功能丧失,他们不知道自己在社会环境中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对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角色也不能完成。
急功近利的心理倾向:
在对事业的追求上,有些人具有急功近利的倾向,他们往往经不起失败的打击。由于他们对成功的期望很高,总想以小博大,事半功倍。可现实又往往不因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当然就容易失望、失落。
难以适应社会发展: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瞬息万变,有些人却因种种原因而难以适应。这种不适应包括很多方面:对社会的不公平现象看不惯,又因自己无力改变现状而郁闷、烦躁; 对单位里的分配不均看不惯,为自己的报酬偏低而愤愤不平;因信仰的苍白而产生失落感、无归属感;因个人技能与现代化的差距而焦急、无奈等。上述这些可导致人们产生“心病”。
超负荷的工作压力:
在社会整体节奏迅速加快的同时,都市白领群体更是被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所困。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且常常得不到及时的调适,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焦虑不安、精神抑郁等症状,重则诱发精神障碍或精神疾病。从生理角度讲,一个人的精神如果总是高度紧张的话,会造成内分泌功能失调及免疫力下降,易产生各种身心疾病,甚至会导致“过劳死”。
生活贫困加重心理压力:
这一群体主要是下岗职工和高校的贫困生。由于下岗,尤其是夫妻双双下岗,其心理压力可想而知。由于一些下岗职工观念一时难以转换,对家政、建筑等工作不屑一顾,因而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在心理压力与生活压力的双重作用下,极易导致心理疾患,甚至造成家庭破裂。
感情与家庭的变故:
现代社会中,因为感情受挫和婚姻变故所引发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失恋是痛苦的情感体验,失恋方会因对感情的难以割舍而痛苦不已,失落感会加重心理失衡的程度,因此有些人会产生精神障碍甚至是不理性的过激行为。
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欠缺:
近些年来,大众对于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欠缺的问题仍较为明显,精神疾病病患家庭忌医、担心社会歧视的心理较为普遍。"很多人认为家中有精神病人或者家人有心理问题是很不光彩的事情,一味着重隐私保护,让很多病人或者心理问题的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救治。"
1、加强思想意识修养和锻炼,才有宽广的胸怀,远大的理想,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与同志和睦相处,才能面对现实,恰当地处理工作和生活中所碰到的各种难题。
2、培养良好的性格,性格上的缺陷是精神疾病发生的基础,而良好的性格特征,十分有益于身心健康。性格是可以培养的,但最好从小做起,逐渐培养自己乐观、开朗、灵活、襟怀宽广、善于社交、兴趣广泛、勇敢、坚强、不怕困难和苦于适应各种环境的良好心理特征,同时克服孤僻、懦弱、胆小、敏感多疑、多愁善感、想入非非等不良个性。
3、讲究用脑卫生。工作、学习的合理安排,可以避免造成脑力的紧张。生活有规律,每天保证有足够的睡眠和良好的休息。积极参加健康的文体活动,少看或不看情节紧张、恐怖、惊险和悲痛的文艺作品及节目。
4、注意卫生与保健:在劳动生产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防止脑外伤、中毒、感染等意外发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精神压力。
5、家庭和睦:在家里不要“大权独揽”,有事要共同商量,不打骂孩子,敬养老人,夫妻恩爱,家庭欢乐,邻里和睦。也能让精神和胸襟放的更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