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王培芝:培养丹田气 芝兰傲群芳
2015-4-29 16:00

渤海之滨的北戴河,坐落着我国唯一一家医疗气功专业医院——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近年来,气功医院在党委书记、院长王培芝领导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紧紧围绕振兴气功开展“护牌行动”,使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了明显增强,取得了经济收入和形象口碑双丰收。

初识王培芝,小卷短发映衬着干练,直言快语传递着爽朗,举手投足间,一种坚韧而豁达的气质弥漫开来,让人不由得就从心里为她点上了一个“赞”!

作为一名“70”后,王培芝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卫生系统摸爬滚打。其间,先在河北中医学院工作,后在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工作。2007年到2010年三年援藏经历,成为她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铁肩担道义,雪域谱华章。春华秋实,“万山之祖”沉淀了她的心性;寒来暑往,“百川之源”孕育着她的胸怀。一千个日夜的奔波,除了让她赢得了“铁娘子”的雅号,更锤炼了她的身心,完成了一次从内到外的升华。谈起这段经历,王培芝总是心怀感恩:“大家都说我上有老下有小,援藏3年不容易,其实这段经历给予我了很多,艰苦的生活条件让我愈加坚强,广袤无垠的旷野令我能够沉下心来倾听自己的心灵之声。然后你就能明白,一切的喧嚣与繁华都是浮云,踏踏实实工作,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话听起来很大很空,细细琢磨,人是应该这样活着。”因援藏期间工作出色,她于2010年荣获卫生部“全国卫生援藏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又被河北省妇联授予“河北省三八红旗手”、“河北省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同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巾帼建功活动先进工作者”称号。

内外兼修 开展护牌行动

“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作为中国当代医学气功的发祥地和全国唯一的气功专业医院,承担着引领中医气功学科健康发展的历史使命。这块牌子来之不易,直到今天它依然是全院职工安身立命、养家糊口的衣钵饭碗。因此,必须保护好它、发展好它,使这块牌子越来越响亮。”对于气功医院的品牌,王培芝有着非常清醒地认识,所以她上任伊始,就把医院的“护牌”行动当成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品牌来源于实力,初到医院的王培芝深谙品牌建设之道。刚上任没多久,她便准备好材料来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干什么?“申请重点学科!”顶着重重压力,在相关领导的支持下,她多方辗转,最终促成了气功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申报的“中医气功学”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培育学科)建设项目;同时,她积极争取,将气功治疗方法作为一类医疗技术纳入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编的《中医医疗技术手册》,并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汇集全国医疗气功界同仁,对国家认可的15种功法进行了技术操作规范的整理,形成了图文并茂的中医技术推广教材。这些举措有效确立了气功医院在全国气功界的地位,为中医气功学科的健康发展夯实了基础。

这些基础性的建设工作,不仅具有标志性意义和里程碑意义,还擦亮了气功医院的品牌,使医院知名度在国内得到了明显提升。 王培芝到气功医院后,对气功的高度重视和取得的优异成绩,使职工们认可了这位年轻的院长。接下来,针对医院多年来定位模糊、发展思路不清晰造成的医疗业务极度萎缩问题,王培芝带领医院领导班子认真调研、反复论证,明确了医院的发展定位和方向,理清了发展思路与重点。明确的顶层设计使全院职工理清了思路,形成了共识和合力。同时,他们确定了具有中医气功特色的院徽、院训等文化标识,补充更新院展览室内容,建立医院网站,打造起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两个平台,营造起良好的医院文化氛围。 树立形象,文化宣传是关键。医院主动联络主流媒体,积极争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办组织国内各大主流媒体在医院举办活动,并借此机会,派院内气功专家刘亚非、肖远德等人给媒体记者免费教授内养功,引起了记者们的极大兴趣,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推广作用。医院还借各种会议为医疗气功谋势造势,邀请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等十几家主流媒体来院报道,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此外,王培芝还在《中国中医药报》发表了《当代医学气功的发祥地——河北医疗气功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国外气功热倒逼国内气功发展——对国内医疗保健体系的思考》等3篇文章,宣传气功和《现代养生》杂志;副院长刘亚非也发表了题为《冬至来临练六功》的文章,有效提升了医院的行业影响力。

为进一步提升医院的国际品牌和影响力,医院大力加强国际气功交流,为医疗气功发展谋势造势。2014年7月份,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医院成功主办了“中国?北戴河2014中法气功学术研讨会”,法国102人到会。会议既有学术报告又有功法表演,医院职工还集体表演太极拳和内养功动功,气势宏大,震撼人心,十几家媒体争相报道,得到了国家局和省局的高度评价。2014年9月份,医院又成功举办了“中国医学气功学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全国医学气功界的同仁聚首气功医院,研讨医学气功发展大计。一外一内两个盛会的召开,提振了气功人的信心和士气,为医疗气功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品牌提升带来了良好的效应,80岁的俄罗斯患者谢尔盖先生,在气功治愈他的病情后,仍坚持每年来院2-3个月,并且一定要在医院度过他80岁的生日,对医院这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2014年,医院共接待美国、德国、瑞典、比利时、俄罗斯、法国、日本等国的气功学员和康复患者10余批次近200人。宾至如归的周到服务、中医气功的神奇疗效,受到患者的一致称赞。93岁高龄的首届国医大师路志正老先生也专程到医院研习气功太极拳,并欣然题词:“内养功法调息育神,防病保健天年可臻”。

建章立制,提升管理水平

进入气功医院一段时间后,王培芝发现医院的面积较大,医疗资源分散,就医流程不合理,是制约医疗服务的瓶颈。为此,她带领医院领导班子经过深入研究,开展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从整合院内医疗资源入手,适时打破科室界限,将分属于医疗部、药浴科、气功康复科、杂志社的医疗资源统一起来,打组合拳。实施了统一门诊、统一收费、统一治疗。使科室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协同作战,增强了科室之间的合作共赢意识和团队精神

之后,王培芝提出了“向管理要效益,向经营要利润,向服务要收入,向创新要价值”的口号,全面建章立制,实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医院重新核准了科室设置,制定了科室工作职责和岗位职责并上墙公示。修改制定了《领导班子决策议事制度》、《院务公开制度》、《保密工作制度》、《档案管理及借阅制度》、《印章管理使用规定》、《文件收发传阅管理办法》、《干部任免制度》、《招聘录用管理制度》、《内部人员调配管理办法》、《考勤制度及请销假制度》、《职工遗属生活困难补助发放暂行办法》、《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基本建设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公务接待管理办法》、《车辆使用管理办法》、《外事管理办法》、《客源创收奖励办法》、《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试行)》等20余个规章制度和方案,使各项工作有规可循,有章可依,提高了规范化管理的水平。

此外,为给来院的疗养人员和会议人员提供整洁、优美、温馨的环境和“宾馆化服务”,医院对院区的绿化美化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设计、布置,新增花草面积1500平方米,景观树5棵,各楼内张贴壁画,购置了小摆件,花钱不多却增添很多生机趣味,体现了精细化服务的情怀。还专门成立了疗区管理科,秉承“宾客为本、服务至上”,制定客房清洁整理操作流程、清扫客房注意事项,合理配置服务人员,在确保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季节性临时工的使用人数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数量,尽可能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支出。

为吸引更多的人来院体验,医院还创新经营方法,建成了自己的网站,并于2013年8月底开始在网上预订床位,为扩大宣传开辟了新平台。

建章立制,提升管理水平

“医院当以治病救人、维护健康为主业,疗养院也是以疗为先、以养为辅、疗养结合、促进健康为根本。医院(疗养院)不能正常开展医疗业务,就难以持续发展。”王培芝明白,要想让气功医院走向辉煌,就必须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为了强化医院医疗、气功、保健的主要职能,王培芝积极争取外部支持,打破发展瓶颈,气功医院被批准为北戴河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定点单位(门诊和住院)。在2014年调整、理顺了内设机构,将原来的接待部、客房部、餐饮部分别调整为继续教育部、疗区管理部和营养膳食部。新增了医务科,并在原有气功康复部的基础上新增了气功研究室和气功培训部(国际部),在门诊部下面设置了“布明德名中医工作室”、针灸理疗科、颈肩腰腿痛科等,形成以名中医为学术带头人的拳头产品,打造专属医院的特色科室。针对医务人员严重不足不能正常开展医疗业务的现实,医院通过招聘、调入、返聘等形式引入了11名医务人员充实到急需岗位,同时为门诊部添置了舌面脉信息采集体质辨识系统——道生四诊仪、中医经络检测仪等中医诊疗、康复设备,保证了医院基本医疗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在东山家属区新增了一个执业地点——康乐路诊所,解决了一直以来制约医院发展的季节性歇业停业问题,变以往的半年开诊为常年开诊。

在基础医疗条件具备后,医院积极组织医务人员走进社区进行免费义诊,宣讲疾病预防保健知识,推介医院特色诊疗,有效扩大了医院的知名度。王培芝还积极扩大对外合作,借助外力发展医院,与河北中医学院签订了“关于将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建设成为河北中医学院教学医院的协议”,与秦皇岛市肿瘤协会和北京郭林新气功研究会签订了“关于合作开展肿瘤康复治疗的合作协议”,约定从2015年起,每年的5月至10月,肿瘤病人将有组织地到气功医院进行康复疗养,所有这些都为医院深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充分发挥气功医院是省干部保健基地的优势,以开展中医养生教育和中医特色保健治疗为重点,通过发放《现代养生》杂志,宣传健康养生知识;派气功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运用传统中医疗法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等方式,得到省级老干部的一致认可。

经过努力,气功医院2014年全年门诊量较上年提高260%,收入增长1.8倍。

新老共进 启动传承工程

事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王培芝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本着“引进急需人才、培训现有人才、事业留住人才”的思路,努力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改善队伍严重老化、后继乏人的状况。招聘了2名硕士研究生、8名本科生,调入了2名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医生,为医院今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基本的人力资源保障。积极实施“医务人员外出培训计划”。轮流派出中青年医务人员到北京和石家庄等地跟师进修,培育人才,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针对老一辈气功专家年事已高而青年人才严重匮乏的现状,为了抢救、继承老专家的宝贵经验,培养一批功理深厚、功法精湛、功德高尚的新一代中青年气功人才,他们启动了“医疗气功传承工程”,使院内具有执业资格的中青年医护人员全部成为医疗气功继承人,对他们进行气功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并把学习气功作为新进人员的必修课。医院还要求,全院职工每天早上8点集体练功半小时,这个行动成了医院的活广告,给来院的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在此形势下,80岁高龄的赵宝峰、田宏计、张天戈等全国知名的老一辈气功专家不顾年高体弱,毫无保留地为年轻同志带功授课。年轻人更是学习热情高涨,“人人爱气功、人人懂气功、人人会练功、人人会教功”的良好氛围已经在医院悄然形成。

上下一心 开展多元服务

气功医院不仅是一个医疗机构,还具有较强的疗养接待能力和会议培训接待能力。2012年,王培芝初到气功医院,就发现医院人员结构严重不合理,医院面临生存危机。为了“养家糊口”,她积极争取上级批准,恢复增加了“河北省北戴河疗养院”名称,合理合法地开展慢性病、老年病、职业病及健康人群的疗养业务,拓展了业务范围。同时,经过积极申请,医院被财政部批准为2013—2014年党政机关出差和会议定点单位,拓宽了经济收入渠道。由于北戴河特殊的地理位置,暑期接待服务是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2014年,医院被河北省卫生计生委确定为系统内部会议培训接待定点单位之一。医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业务强化。对各楼新增了消毒间,对服务人员进行了岗位培训。在接待旺季,王培芝带领院领导带头,职工齐上阵,全院一盘棋。在临时用工不足的情况下,医院其它科室齐上岗,许多人积极帮助餐厅端菜上水、刷锅洗碗,帮助客房值班守夜、清扫卫生。医院职工团结互助、任劳任怨、不计得失的优良作风得到了传承发扬。

《现代养生》杂志是气功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普期刊,其前身为《中国气功》。王培芝作为社长,对这本杂志倾注了大量心血,她亲自把关杂志文稿,亲自改稿审稿。部分文章质量不高,她还逐字逐句进行修改、编辑,大到文章的整体结构,小到标点符号,都仔细推敲。由于暑期工作太忙,她只能晚睡早起,有时早上4点就起床改稿。在她的主持下,杂志社通过改变封面设计以更加切入养生主题,增加名人名家栏目和文摘栏目以提高可读性,调整版式色彩以提高观赏性,建立微信平台以扩大杂志影响,招聘编辑出版专业人才以增添新鲜血液,扩大经营范围以拓宽经济渠道。经过采取一系列的改革举措,练内功,拓外源,杂志取得了显著成绩,读者认可度和经济收入明显提高。2014年成为自1997年以来收入最高的一年。

“气功医院这个家不好当,要有‘三头六臂’的功夫!”每每提及,王培芝心里总是五味杂陈。气功医疗、杂志出版、培训接待三块业务自成体系,各有其工作规律,没有关联性,完全可以是三个独立单位。王培芝既是院长兼书记,又是杂志社社长,还是接待“总经理”!三块业务必须遵循三种不同的工作规律,分而治之。在2014年5月召开的全院大会上,王培芝跟大伙掏起了心窝子:“院长也有院长的难处,我一个40多岁的中年女人,上有80多岁的父母,下有十几岁的孩子,家在外地,每天大脑都要在三个不同的工作规律之间频繁切换,有时确实感觉力不从心。有了困难,我不愿去跟领导说给领导找麻烦,也不愿给大家说因为说了也没用,只能由我个人扛、我家人扛。我总认为,组织把我放到这儿就是对我的信任,大家能接纳我也是对我的信任,我必须上对得起组织,下对得起大家。让领导少操心,让大家多实惠,让医院快发展,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医院是大家的,不是我一个人的,希望大家多理解我,多帮我分担压力。”王培芝的一番话,令医院全体职工感同身受,全院上下团结一心,各项工作迅速打开了局面。

在王培芝的领导和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医院逐年向好,收入递增,2014年取得了经济收入和形象口碑双丰收,总收入和业务收入均创历史最高。同时,医院在行业内外和当地群众心中树立了风清气正、昂扬向上、服务优良的好形象,赢得了大家的口碑。

面对成绩,医院的干部职工笑了,但王培芝知道,她 “任重而道远”,今后的脚步,他们要走得更坚定、更有力!

内外兼修 开展护牌行动
建章立制,提升管理水平
医养并重 提升医疗水平
新老共进 启动传承工程
上下一心 开展多元服务

联系我们
电话:
策划:袁野
执行:袁野 王巧生
出品:中健网专题部
版权声明:中健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