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过于肥胖的新闻频频在媒体上报道。肥胖不仅影响形体美,而且给生活带来众多不便,更重要是肥胖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加速衰老和死亡。如今,我国已进入肥胖时代。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6亿人超重或者肥胖,占人口总数的43.6%。如此惊人的比例,令人叹息。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肥胖,如何避免过度肥胖呢?
近年来,关于过于肥胖的新闻频频在媒体上报道。肥胖不仅影响形体美,而且给生活带来众多不便,更重要是肥胖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加速衰老和死亡。如今,我国已进入肥胖时代。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6亿人超重或者肥胖,占人口总数的43.6%。如此惊人的比例,令人叹息。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肥胖,如何避免过度肥胖呢?
饮食异常
社会发展由贫穷到富庶的阶段是肥胖发生的高峰期,原因在于食物的可得性发生了变化。贫穷食物供给困难,摄入的热量只是用来维持生命需要;富庶的阶段食物供给充足,过量摄取食物被储存起来最后形成肥胖。我国正好位于这个阶段,所以胖子很多。
遗传
肥胖者通常有明确的家族史,父亲或母亲肥胖,其子女约有40%-50%出现肥胖,如父母均肥胖,则其子女肥胖的机会可以达70%-80%。父母肥胖基因遗传到了子女身上。
下丘脑有两种调节摄食活动的神经中枢,一是位于腹内侧核的饱食中枢,二是位于腹外侧核的饥饿中枢。如果神经内分泌紊乱,下丘脑发生病变,就可引起多食或者厌食。也有人因为感情因素而拼命进食来麻痹自己而发胖,在个别20-35岁的女性表现得比较明显。
能量代谢异常
一些肥胖者的进食量并不比正常人多,但体重却增加,另一些人进食量很大却不会肥胖,也就是那种喝水也要长胖的那种。这种差异的原因就是不同个体能量代谢速率不同,瘦人具备一种以产热方式消耗能量的能力,而肥胖者不具备这种能力或者这种能力很差。
过度肥胖的危害:1、肥胖人易发冠心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由于肥胖者身体内的脂肪组织增多,机体代谢耗氧量加大,从而导致心输出量增加,心脏做功量增大,导致使心肌肥厚和动脉粥样硬化,因此易诱发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疾病和猝死。
2、肥胖影响劳动力,容易遭受外伤:肥胖的人因体重增加,身体各器官的负重都增加,可引起腰痛、关节痛、消化不良、气喘;身体肥胖的人往往怕热、多汗、皮肤皱折处易发生皮炎、擦伤,并容易合并化脓性或真菌感染;因行动不便还容易遭受各种外伤、骨折及扭伤等。
3、肥胖是人们健康长寿的天敌:科学家研究发现肥胖者并发脑栓塞与心衰的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1倍,患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胆石症者较正常人高3-5倍,由于这些疾病的侵袭,人们的寿命将明显缩短。
4、肥胖人易患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由于肥胖导致体内代谢和内分泌异常,常可引起多种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女性月经不调等。
5、肥胖还可以并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静脉血栓:增加麻醉和手术的危险性。肥胖还可以增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肥胖妇女子宫内膜癌比正常妇女高2-3倍。肥胖男性结肠癌、直肠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生率较正常人高。
“切胃减肥术”不可滥用“切胃减肥术”在欧美地区开展较早,国内也有部分城市开展,医学名称为“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其基本方法是在腹部打4个几毫米的洞口,通过腹腔镜将胃进行“袖套式”切除,使原来膨大弯曲的胃变成竖直的“袖套”一样,从而缩小胃的容积,使食物进入和在胃内消化吸收减少,手术后食欲也随之下降,最终达到减轻重量的目的。
据专家介绍,“切胃减肥术”不可滥用。对于肥胖症的治疗,一般超重的肥胖症者应首先考虑通过节制饮食、体育锻炼或药物治疗等进行控制,只有对上述治疗无效,并且伴有重度、病态肥胖症患者,才可考虑实施手术治疗。
如何预防肥胖?1、 提高认识:认识到其危险性而尽可能地使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2、 饮食清爽:要想身体苗条健壮、避免肥胖,就要采取合理的饮食营养方法,尽量做到定时定量、少甜食厚味、多素食、少零食。
3、 生活规律:为预防肥胖,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是很有必要的。合理的饮食营养、每餐不要太饱,既满足了生理需要,又避免了能量储备;若睡眠过多,热量消耗少,也会造成肥胖,因此,不同年龄的人应安排和调整好自己的睡眠时间,既要满足生理需要,又不能多睡。
4、 加强运动:经常参加慢跑、爬山、打拳等户外活动,既能增强体质,使体形健美,又能预防肥胖的发生。
5、 心情舒畅:良好的情绪能使体内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保持正常运行,对预防肥胖能起到一定作用。反之,沉默寡言、情绪抑郁,会使生理机能发生紊乱,代谢减慢,加上运动量少,就容易造成脂肪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