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主办: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农工民主党河北省委、中健网

范新发:呕心学医 沥炼学科

名医简介

范新发,1955年5月19日生。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中医系,现任保定市第一中医院范新发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主任中医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河北省首届白求恩式好医生、保定市十大名中医。范新发是河北省第一、三、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研制的“心脉通1号(瓜蒌通脉丸)”、“正博灵(炙草复脉丸)”等获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发表医学论文30余篇、专著3部。

一名好中医的标准是什么,早在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对医生提出了“精”、“诚”的要求。“精”即技术要深湛,医是“至精至微之事”,学中医的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诚” 即品德要高尚,有“普就含灵之苦”的仁心,在作风上不得炫己毁人,谋取私利。

范新发就是一个具备了“精”和“诚”的中医大师,在他43年的从医生涯中,他悟出了做一个有作为的中医,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一个诚信、正直、仁爱的人,做一个能用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完成所承担的工作,并有所发现、发明与创新的人,做一个敬业爱岗、有奉献精神的人。这也成了他为业的标准和价值取向。

范新发1954年5月出生于曲阳县,17岁参加工作就和医生结下了不解之缘。4年后考入华北煤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后到过基 层门诊工作。范新发接触的第一个患者是个孩子,患急性肺炎,发烧、咳嗽,针对病情,他开了小汤剂“麻杏石甘汤”,只服用了三剂小孩就彻底痊愈了。多年后说起这事范新发依然记忆犹新:“我当时没有想到效果这么好,这让我对中医更有信心,也有了继续研究中医的决心。”由于有在基层工作的经验和对中医的热爱,范新发想到大的中医院去施展才华。1988年,他调到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工作,被分在内二科任主任,也就是从这时起,范新发在工作中接触的疑难杂症患者也就多了起来。治疗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炎等而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心悸气短、胸闷发憋、失眠多梦、头晕目眩、四肢麻木不遂的患者也多了起来,并逐步成为范新发的治疗特色和专长,当然找他看心血管类疾病的也多了起来。

还是在范新发任急诊室主任时,市区65岁的王某心绞痛症状明显,用了很长时间的扩张血管的药,症状一直没有减轻。有人建议她吃中药试试。范新发根据她的年龄、及以往病情和曾经进行过子宫 切除术,诊断她为“气阴两虚型”,以滋阴益气为主的方法治疗,效果非常明显。北京一位70多岁的老冠心病患者,当年也是慕名而来,当时他发憋、气短、有心衰迹像,一动就喘得厉害。经过范新发的诊 断后,用“温肾阳”、“豁痰开窍”的方子,取得很好的疗效,也取得了他一家人的认可,直到现在,他的儿子、儿媳妇闹病就来找范新发。

医者,病家性命所系。在医者既要有割股之心,又须医道精良,方能拯难救厄。在医治患者过程中,范新发看到犯心血管冠心病的人越来越多,一方面是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所致。范新发却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诸病皆因抑、郁、瘀”在不同的阶段用不同的方法以疏、舒法,散、解病灶,柔软散结,豁痰开窍而达到活血通脉之目的。认为心绞痛即胸痹的主要病机为上焦阳虚,阴气上逆,正如张仲景所说“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起阴弦故也”。治疗方法以宽胸降气、消痰开结,通阳化气为上。

中医药学的理论必须在实践中去证明,在当时,第一中医院还没有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专科,因此,范新发萌生了建立心血管专科的想法。

建立一个中医药专科必须有医学理论作基础,还必须有成功的病例作为立世的依据。范新发在工作中就养成了勤读、勤思、勤问、勤学的工作方法,他一贯重视收集和集中病历资料,详尽的记载了病人的主诉、症状、所用处方药物药量,以备查阅分析,揣摩总结。由于他善于学习和总结,他提出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是中医的胸痹、心痛等病症范畴的理论,其病因除与心脏气血阴阳偏虚等有关,还与湿、热、郁等因素关系密切。总的病机为:痰湿瘀阻,郁久化热,热聚成毒,热毒犯心,心脉不通,胸阳不振。《医原》曰:“湿微则物受其滋,甚则物被其腐,物如此,人可知矣”。现代人多属湿浊偏盛体质,其病因是嗜食肥甘,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湿邪内停,湿聚生痰。而痰源于津,瘀本乎血,津血同源,血中阴液渗于脉外则为津。津液凝聚均为痰,血液停滞皆为瘀。留于脉络内外黏掺难解,必然影响气血之运行;久则郁而蕴蒸,凝聚化热化毒,上犯心胸请旷之区,清阳不展,心之脉络痹阻,遂成心痛;或风寒之邪外侵,与内湿相合,既抑遏心阳,又使心络郁滞而成胸痹心痛;或素体虚弱或久病体虚,或大剂清热苦寒败胃伤阳,温煦不足,气运乏力,胸阳不展,郁闭心脉致“胸痹”、“心痛”。在冠心病、心绞痛病因病机研究中,范新发认为:“年高者,代谢失调,胸阳不振,津液不能蒸化,血行缓慢淤滞,易成痰浊、血瘀”所以,“郁”在湿、痰、瘀、毒的相互转化中起到催化作用。同时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情志失调;所欲不遂,引起肝气郁结,疏泄失调,郁而化火,灼津为痰。致瘀血、痰浊等停滞脉中,三者互为因果,交互为病。故明代王纶说“盖气、血、痰三病多有兼郁者,或郁久而生病或病久而生郁或诸药杂乱而成郁”。用现代医学的观点来说,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因素致血管内膜损伤,化学物质在体内的的沉积当属中医“毒”邪的范畴,脂质的不断沉积渐形成粥样硬化斑块(痰浊),血管内膜损伤,释放出血栓素A2(TXA2)引起血管强烈收缩和血小板聚集,出现微循环功能障碍(血瘀)。所以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中,痰湿,热毒,血瘀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且同时存在。病机理的认识来源于丰富的实践。1996年,第一中医院心血管专科对外应诊,同时心血管病区也开始接受住院病人。心血管病专科开办以来,患者门庭若市,络绎不绝,找范新发和他的同事看病的患者,每天要在早晨5、6点钟去排队拿号才能就上诊,被称为“范新发现象”。

范新发在担任河北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指导老师和河北大学医学部硕士研究生导师时,将自己多年来的临床“秘笈”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员,他说:在临床中要注重“四诊合参、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精髓的运用,在诊察中,尤其注意患者的舌脉表现及甲皱微循环的改变,并结合不同体质进行辨证施治。现代人体胖超重,其舌质紫暗,青苔白腻或黄腻,舌脉迁曲,脉弦滑数。大多为痰湿郁热之证,在临床中把“湿毒互结”作为切人点,从痰湿,瘀血,郁热论治人手,同时注意使用通阳散结之品,阳气通,湿浊化,郁热请而入药。

在范新发看来,一名优秀的医师,应让患者在每一个小的细节上都能感到平等,受到尊重,才能帮助患者在心理上战胜疾病并愿意与医生合作。范新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医生每天接触的是病人,还必须富有同情心和爱心,才能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更好地为病人解除病痛。无论是为人,还是做学问,范新发有自己的标准。不管怎么忙碌,只要病人来求诊,他从不推辞,都是认真周详地选方用药。在范新发接治过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疑难病症成千上万,但对患者一视同仁,成千上万的各类心血管病人接受了他的诊治之后,在取得疗效的同时,都有一种如遇亲人的感觉。

范新发运用丰厚的中医药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研制出了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绞痛的心脉通1号(瓜篓通脉丸)、心脉舒通煎剂;治疗心律失常的正博灵(炙草复脉丸)、温心复律丸。清心复律丸等心血管病系列中药。因此吸引了北京、天津、石家庄、廊坊、衡水、张家口、唐山、太原等地的患者前来就诊。

由干范新发自身的努力和不断进取,被第一中医院聘为主任中医师。担任河北省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河北省第一、第三、四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河北大学医学部硕士研究生导师组成员。从医43年来,范主任一直坚持在“中医临床、科研、教学”的第一线,创建了中医心血管病专科,从弱到强,获得大批心脑血管病患者忠实的拥护,这让他深感肩负的重任,在他数十年不肯懈怠的钻研中,众望所归获得河北省首届名中医、首届河北好中医、河北省首届十佳医生、河北省首届白求恩式好医生、保定市十大名中医、知名专家的光荣称号。

范主任这些成就离不开他热爱医学事业的拳拳之心,他说:“既然选择做一名医务工作者,就不要把工作仅当成是一份职业来对待,因为医生是患者的希望,是国家、社会和人民的重托,要有激情、有能力去当一份事业来做。”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