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主办: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农工民主党河北省委、中健网

王彦刚:医术精湛 待患如亲

名医简介

王彦刚,1967年出生,毕业于留校附属医院(即河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现任河北省中医院副院长、原脾胃病二科主任,在国家级和省级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并承担省科技厅包括中医重点专项和省自然基金等多项课题,获省部级和省厅级科技奖多项。

说起河北省中医院副院长王彦刚,知道他的人都说,他行医20几年,承大医之心,行大医之道,医术精湛,待病人如亲人,视病人之事为大事,深受广大患者爱戴。作为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第三批名老中医传承人,他总是平和地说“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医生,救死扶伤、为病患解除痛苦是我的天职。”他是这么说的,也在这样一丝不苟地践行着。

2003年,他被评为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届杰出青年;2005年后曾连续三年被评为校级、院级先进工作者;2012年被评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得河北省中医药学会首届“白求恩式好医生”。

王彦刚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完成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学习,以及省人事厅、省卫生厅组织的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的学习。

业务技术上,他在消化病专业方面具有较高造诣。在李佃贵教授中医浊毒理论基础上,首次提出“浊毒”的形成,多责之为湿、瘀、滞、积、毒、痈等病邪的混杂交结,而化浊解毒治法的实质就是构建祛湿、散瘀、通滞、化积、解毒、消痈“六位一体”的综合性治疗网络。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疣状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贲门炎以及慢性结肠炎等疾病起起的胃疼、胃胀、烧心、反酸、嗳气、胃部嘈杂、腹泻、咽干咽堵、咽部异物感等症,有其独到的治疗观点和方法。擅长运用独特的浊毒理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及伴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等癌前期病变。对于治疗食管癌、贲门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等肿瘤疾病,以及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病等消化系统疾病,都取得了满意疗效。在临床实践中,他充分发挥中医学优势,积极贯彻中西医结合的方针,坚持辨证与辨病、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想,既汲取祖国医学的优势,又积极吸收现代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开展了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新技术。他努力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的特色和优势,积极领导、组织科内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昏迷、肝肾综合症等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随叫随到。

平日里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组织学术讲座,并积极参加省内外学术交流,及时掌握学科领域的先进知识和发展动态,在省中医药学会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多次牵头组织国家级及省级学术交流会。

认真履职、病人为大。王彦刚把这种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工作操守贯穿在繁忙的工作中。2012年至今,王彦刚先后任职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二科副主任、主任及副院长。提起王彦刚的名字,没有人不为他那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工作的认真细致所折服,也没有人不为他那质朴、正直、平易近人和对病人无限关怀、无私奉献的品行而赞叹。他坚决落实医院党委提出的各项服务承诺,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认真做好每一件工作。他坚持每周查房,风雨无阻,认真耐心的为患者解决病痛之苦。他的日门诊人次经常过百,业务量在全院名列前茅;他接诊的患者辐射全国20余个省份;他廉洁行医,多次谢绝病人的宴请和红包,无不感动身边的同事和患者,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和感谢。他与科室的同志们共同努力,使病床使用率、经济收入连年增长,取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受到院领导的表扬和同志们的好评。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王彦刚总是能够做到对患者不厌其烦地解释病情,耐心细致地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王彦刚医术高超,所以门诊患者众多,其中很多病人远道慕名而来,每日出诊时间可长达10个小时。一次,一位邯郸慕名而来的患者,赶到石家庄时已经中午11点半。经过问诊和体格检查,确定病人有必要查胃镜,可不凑巧的是那天做胃镜的人特别多,一直到12点半还没做完。学生们就劝老师别等他了,因为王院长要参加下午两点的某会议,还要留出一点午餐时间以及半小时的车程。可王院长说:“病人本来就遭受病痛折磨,而且还是远道而来,如果等了半天,我却走了,病人心里该得多着急、多失望啊。”最终,那位患者下午1点多才做完了检查。王院长为其开具处方后,只匆匆吃了两个包子就赶往会场了。他幽默地说:“挺好,还有吃包子的时间。”这样平凡而普通的故事时常发生,但却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教学方面,在业务与行政工作较忙的情况下,王彦刚也出色完成了河北医科大学的研究生培养,还连年承担并圆满完成了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的授课任务及临床带教任务。他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备课,丰富课本内容。他采用验案与课本相结合,中医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方法,努力将书本知识贴近临床,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临床带教水平,取得了良好成效,受到学生们好评。现已培养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内科硕士研究生近20名。

在科研方面,王彦刚更是走在前列。积极参加科研工作,注重科研思路、科研方法和科研设计的创新。他立足中医专业,寻求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和有用资料,先后承担省科技厅、省中医药管理局、省教育厅的多项课题研究。其中包括省科技厅中医重点专项课题、省自然基金课题,并先后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以及省中医药学会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在国家级和省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或参编包括《萎缩性胃炎治愈100例》、《胃肠病解惑》《李佃贵特色调理脾胃病》、《肝病防治与用药》等著作12部。2009年积极组织并成功申报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浊毒证重点研究课题,并负责重点研究室课题的招标、申报、实施等工作。他先后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首届“中西医结合优秀青年贡献奖”荣誉称号。

王彦刚的学术水平受到国内同行的广泛认可。他现任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慢性肝病浊毒证重点研究室主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消化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分会副秘书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常委,《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河北省医学会第三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河北省卫生厅、教育厅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专家库成员、河北省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评审专家等。他还多次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省中医药学会“先进学会干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王彦刚同志积极学习政治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与本职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他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带着感情做好为病患服务的工作,努力为中医事业发展做贡献。他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义诊活动:2008年参加了省委统战部组织的“河北省统一战线医疗专家送医送药坝上行”活动,受到当地群众好评及统战部颁发的奖励;多次参加省中医学会组织的世界传统医药日举行的专家义诊;积极响应卫生部组织的“百名医师下乡”号召,在唐县中医院进行扶贫医疗;2014年到承德兴隆县下乡,积极参与提升农村面貌的活动。同时,还积极发挥专家优势,热情为广大老百姓义诊,并被评为省级“荣记三等功驻村干部”。参加这一系列的活动,只为实现自己作为一位人民医生的职责,为广大病患尽一份自己的力量,送去一份健康和祝福。

在25年的医疗卫生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为了一切病人”的服务思想,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时刻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工作上不图名,不图利,不讲时间,不计报酬,以这种坚韧的毅力数年如一日的坚持着,充分体现着“大医精诚”的精神和内涵。同时,无私地奉献换来了丰厚的回报,康复患者的一封封真诚的感谢信,一面面温暖的锦旗,见证了他的品格。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得到了应该得到的荣誉。在周围同事和患者看来,这本身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一个学习的榜样。这些,正在不断激励着大家在做好本职工作,并不断开拓进取,以一颗温暖、善良之心对待每位患者,做一个大医精诚之医者。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