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帖子
主办: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农工民主党河北省委、中健网

杨淑莲:忘我奉献的血液名医杨淑莲

名医简介

杨淑莲,1962年5月出生,现任廊坊市中医医院副院长,主任中医师。主编和参编出版专著7部,在国家级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34项,先后获得“河北省首届名中医”等多个荣誉称号,多次受到市政府嘉奖,研制开发了专科中药制剂10余种。

现任廊坊市中医医院副院长的杨淑莲是省内血液病方面的知名专家,她是十二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河北中医学院教授,兼任中国中医血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中医学会血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学会、医师学会血液分会常务委员、廊坊市中医学会理事、廊坊市血液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从事血液病临床研究33年,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41项,主编和参编出版专业书籍10部。

勤学苦练 忘我工作

1982年杨淑莲从张家口医学院毕业,分配到廊坊市人民医院血液病房工作,开始了艰辛、曲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的路程。

刚参加工作,面对百姓患者她触动很深,眼看着病魔夺去了许多患者的鲜活生命,家人痛不欲生,这让杨淑莲立志钻研医学知识、苦练基本功。由于工作出色、勤勉好学,1987年4月杨淑莲被单位派往天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进修学习。白天认真聆听各位血液专家的指点和教学,用心牢记专家们的临床诊疗思路和方案,细心体会,虚心学习;晚上分析骨髓涂片,梳理一天的工作,对存在的疑问,翻阅书籍进行研究,直到释然为止。通过一年的进修学习,使杨淑莲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为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88年3月,杨淑莲被调到廊坊市中医院工作。从病区主任到兼任科研信息科科长、医务科长,1995年又升任副院长,工作紧张而忙碌。杨淑莲为了完成好每项工作任务,每天都以小跑的速度穿梭在医院的科室间。但是,她没有因为工作忙而放松学习,每天晚上坚持看书,刻苦钻研医学知识,了解血液病治疗的前沿及动态,并积极探索、寻求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在担任行政职务期间,从未停止过临床一线工作,坚持每天查房及每周两个半天的专家门诊,并承担着教学、科研任务。在杨淑莲的带领下,医院血液科由原来的重点专病中心发展为具有多种优势病种的重点专科,2011年建成省级重点专科研究室——血症研究室,获专项资金110万元。2012年又成为卫生部中医临床重点专科,获得300万建设基金。2013年获名中医工作室资金资助10万元。

硕果累累 影响深远

天道酬勤,杨淑莲的努力和汗水换来的是疗效的提高、学科的发展、治疗手段的更新。她身体力行带领学术团队开展科研攻关,在查阅、研读大量专业文献资料及中医典籍的同时,不断总结临床经验,终于摸索出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

其中采用中药为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达国内领先水平,总有效率达到80%以上。杨淑莲率先提出再障的中医分型,规范了再障的诊断、治疗程序及用药方案,得到同行专家认可并采纳。针对急性再障发病急、贫血、出血重、死亡率高且西医治疗费用昂贵的现状,在采用中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方法的基础上,为了探讨其有效机制,开展了中药对其造血负调控因子调变作用的研究,找到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完成了省科委课题“中药对再障患者造血负调控因子调变作用的研究”,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这一成果实现了市卫生系统7年来省级奖励零的突破。针对再障患者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而研制的四味止血散冲剂,方便了病人服用和携带,该项科研成果获河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白血病是血液病中病死率较高的疾病,治疗达到疾病的缓解是治愈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许多病人因为多药耐药而失去缓解的机会甚至丧失了生命。她反复研究白血病的住院治疗病例,并查阅中医书籍,认为白血病的发病是本虚而标实,生脉、丹参注射液既能预防其化疗药对心脏毒性,又可起到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治本效果。她采用中药丹参生脉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难治、耐药白血病,不仅提高了缓解率,而且改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简称DIC)。1996年有一位中年女性患者,临床诊断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合并DIC。杨淑莲仔细检查、分析后,认为尽管病人出血明显,但其应归属于中医瘀血的范畴,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为主。经小剂量复方丹参注射液静点后,患者病情逐渐缓解。此后应用此法治疗白血病并发DIC均获良效。该课题“大剂量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白血病并发DIC的临床研究”,获廊坊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填补了中医治疗的空白,为国内首创。

对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西医束手无策。针对这一难题,杨淑莲开展了中医从“肝”论治,采用疏肝解郁,滋阴清热,凉血止血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总有效率93%,达国内先进水平。

在临床实践、科研的基础上,杨淑莲凭着对中医药的独特领悟,研制开发了专科中药制剂10种,不仅临床疗效显著,而且方便患者服用,为医院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无私传承 诲人不倦

作为医院专科带头人,杨淑莲深知人才的重要,从不吝啬把自己的所有所学传授给年轻人。她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卫计委帮带老师、河北中医学院兼职教授。除了承担临床、行政工作,她把心思全部花在如何带教学生上。

杨淑莲为人和蔼,治学严谨。她虽然是知名专家,早已对课本上的知识烂熟于胸,但杨淑莲每次授课前都认真准备课件,从不因工作忙而少授一次课、少准备一次课件。有时门诊病人很多,接诊完最后一个病人早已过了下班时间,但只要是跟诊医师或学员有疑问,她都认真聆听,然后结合临床病例耐心解答,直到学生弄懂弄通为止。

近年来,由她指导的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均以优异成绩毕业,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学员也已成为医院学科的骨干力量。

倾心为患 德技双馨

作为国内知名专家,每年慕名前来就诊、咨询的各地患者达4000多人次。也是由于专家的缘故,杨淑莲经常要外出参加学术会议、疑难病会诊、交流讲学、各种鉴定检查评审。为了保证出诊,减少患者等候,她尽量把各种外出安排都错开出诊时间。有时路途遥远,赶回来已是深夜,稍事休息第二天仍然继续出诊,即使身体不适也从不影响工作。有一次,杨淑莲因病手术后,正赶上专家门诊日,为了不让患者白白等待,她服用止痛药坚持出诊。就这样,每周两次的出诊时间她一次也没落下。

杨淑莲对患者总是平易近人、面带微笑,不摆专家、学者的架子,让患者感到亲切。为了方便患者联系,她给远道的患者留下联系电话,只要是病人的电话预约、寻求指导的事情,她从来没有推诿搪塞过,也从来没让人失望过。杨淑莲坚持对病患进行耐心解答和指导,每年义务咨询多达上千人次,一坚持就是二十多年。

杨淑莲对有困难的患者更是倍加关心。血液病是个花费较大的疾病,而且需要长期治疗,她总是千方百计为患者设计最好、最省钱的治疗方案。对于一些经济特别困难或无助的病人,她不但为他们治病,还经常把自己和家人的衣物赠与患者,有时还要自己掏腰包,为他们垫付药费。有一位农村的再障女患者,生活十分困难,父亲又在车祸中丧生,家中还有两个哥哥上学,为了治病将家中的房子都卖了,病人思想负担重,对治疗一度失去了信心。杨淑莲接诊病人后,耐心细致地给病人做思想工作,精心治疗,并把自己的衣服送与病人穿,使病人重新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病情也很快得到了缓解。

杨淑莲把全部精力倾注到事业上,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为病人解除病痛是我最大的快乐与幸福”。从医30余年,尤其是当科主任期间,每一个节假日都是与住院的患者度过,几乎每天要工作10小时以上,休假那更是奢望。白天在医院忙碌,回家后还要抽时间查阅资料,很少有时间陪家人聊天、谈心,更无法照顾孩子,因此对家人她经常感到内心愧疚。

由于杨淑莲的辛勤付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北省首届名中医”、“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年专家”、“廊坊市劳动模范”、“市管优秀专家”、“廊坊市首届十大名医”等一项项荣誉头衔接踵而来,面对这些,她总是一笑置之。在她心中,患者永远是她甘愿为之奉献的一群人。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