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主办: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农工民主党河北省委、中健网

“高人善医”张军生

名医简介

张军生, 1960年出生,主任中医师,现任晋州市中医院业务副院长兼内科主任,石家庄市重点建设项目心脑血管病专科学科带头人。1996年张军生率领他的团队,在晋州市中医院成立了“心脑血管病诊治中心”。完成有关中医药科研成果二项,曾获河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在经过多年的勤奋后,张军生凭借无可争辩的实力顺利晋升为主任中医师。

张军生生于1960年,晋州市中医院副院长兼内一科主任,主任中医师,全国名医协会副理事长, 2014年10月被评为首届“河北好中医”。

在医学的道路上,张军生走过了30年,他的每一步都迈得那么坚定有力。他博学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使他成为名医名家。

以仁德为民行医

医生是博爱的,解除病痛是他们的天职;医生又是慈善的,慈善是生命的黄金。张军生用善心、善意、善举谱写着“为民行医”的人生。

又一次,一位患者患大面积脑梗死,在省级某三甲医院治疗,因合并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病情危重。其家属和主治医师沟通后决定放弃抢救,回家准备后事。送病人回家的路上,患者家属想到了张军生大夫,打电话向他求救。张军生果断地说:火速送来,我们一定竭尽全力抢救。张军生根据病情精心修改治疗方案,后采用中医针灸、按摩等康复综合治疗,被大医院宣告不治的患者病情逐日好转,出院时仅留下双眼视力下降的后遗症。家属给张军生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高人出手,死而复生”。这是对张军生医德医术至高的评价和由衷的赞誉。

1996年在张军生的指导下,他们率先在晋州市中医院成立了“心脑血管病诊治中心”。该中心成立后收治心脑血管病患者数千例,为广大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就医环境和一流的医疗服务。2001年,年仅41岁的张军生凭实力晋升为主任中医师,年轻专家的出现,结束了整个晋州市卫生系统没有主任医师的历史。由他总结上千例中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中风患者进行的综合治疗方法,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受到了晋州市领导的高度赞扬。中国京剧院某著名演员在接受治疗病愈后,欣然为张军生题词“医德高尚,技术超群”。

一天深夜,已经进入梦乡的张军生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值班医生说有一位79岁的高龄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半小时而入院,恰好在静脉溶栓的时间窗内。但患者平时有胃溃疡病史,值班医生对溶栓治疗有所顾虑,请求主任会诊。当时张军生患痛风性关节炎,足趾关节红肿疼痛,他忍着剧痛用脚跟蹬着自行车迅速赶到了医院,立即组织抢救,患者终于转危为安。

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威胁着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张军生被任命为“非典”防治专家组组长。为有效控制疫情,他多次到晋州市电视台普及知识讲座,并主持防治实战演习。他还组织医生拟定防治中药处方,让广大易感人群煎服中草药,发现的疑似病例由他亲自诊治。疫情解除后,他被评为晋州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

用真情回报乡梓

17岁那年,张军生考入河北医科大学中医系,1983年张军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尽管留在大城市的机会很多,但抱着对家乡人民深厚的感情,张军生毅然回到了医疗水平不算发达、卫生系统人才短缺的晋州。

1988年,张军生来到河北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他夜以继日,坚持在病区学习、研究心脑血管病的最新进展,更多的医疗理论、临床经验融进了他的知识“库存”。在即将离开医院时,黄希正、刘坤申等教授给予了他高度的赞扬和评价,回到单位后,他很快成为心脑血管病的学科带头人。

1992年,张军生被晋州市医学专科学校聘为“免疫学”兼职教师。为使教学效果更好,他充分利用文字、图形、表格、教具、动物实验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印象。教学中,遇有疑难问题,他会不辞辛苦地到河北中医学院免疫教研室向刘文泰等老教授请教。这份兼职教师的工作一做就是7年,在教育系统的“教学大比武”中,他连年荣获最佳教师奖。

父爱是山,张军生却难以尽孝,他把爱给了每一位患者。2007年2月,78岁的父亲患胰腺炎,住进了省三院重症监护室,一住就是7 个月,最终完全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他多么渴望身边有做医生的儿子亲自守护,张军生做到的仅仅是父亲手术当天休假,平时都是下班后才去看望父亲,第二天早晨上班前直接回到中医院。

直到父亲去世,张军生都没能好好陪护父亲一整天。他心里愧疚不已,然而慰籍的是,父亲是位思想觉悟很高的老党员、老干部,对他的“不忠不孝”从没埋怨过,他理解儿子的行为。每当想起父亲语重心长的话语,张军生隐隐作痛的心被温馨的亲情充盈着。

张军生的妻子勤劳善良,无怨无悔地照顾着他们的家,支持着丈夫的事业,她自己也被金融系统妇联组织评为“模范母亲”。在他们的教育和影响下,儿子于201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以才智标新立异

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特点的高血压脑出血成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1996年张军生远赴天津、大连、锦州等地,学习“锥颅碎吸加溶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在回来后的临床治疗中,大部分病人都取得了较好疗效,但同时也因碎吸机负压较大,容易损伤正常血管,导致再出血的发生率达10%以上。怎样避免再出血?他翻阅了大量科研资料,拜访了许多专家,毅然放弃了碎吸机,改用“微创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取得了更好的疗效,再出血的发生率降为不足6%。从10%到6%虽然只有4%的差距,但十几年间在中医院就已使百余位患者重获新生。

2009年至2010年他主持研究的“中药配方颗粒天麻、当归、川芎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的临床机理研究”课题,进入临床和实验。他的“早期干预”治疗方法,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这一研究课题也填补了国内中医界空白。

“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也是张军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他对心力衰竭的原因、诱发因素、常见症状等分析研究后,提出了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器械治疗及良好的生活管理的治疗方案。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患者消除病因、减缓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脑卒中”病的防治,张军生也进行了“中国缺血性脑卒中防治指南2010解读”研究,强调“病因诊断及危险因素的认识是脑卒中防治的关键所在”。这一认识,在急性期的处理、二级预防方面,都对临床规范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近年来,张军生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同时,还撰写了国家级医学论文数十篇。《大剂量黄芪治疗中风后遗症88例疗效观察》、《β—七叶皂甙钠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中药配方颗粒天麻、当归、川芎对小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流变学的影响》、《中药配方颗粒天麻、当归、川芎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疗效观察及对血脂的影响》等独特见解的论文,成为其在医学领域的探索成果。其中《β—七叶皂甙钠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一文被收入《中华医学全科优秀论文选》。

以品格竞展风姿

张军生主持的中医院内一科是晋州市最早的心脑血管病专科,床位40余张。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近几年,他们团队共完成优秀论文40余篇、科研成果2项。科室以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技术,赢得了患者的一致首肯。目前,内一科有正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6名。由于工作突出,内一科连年被评为先进科室。 2011年7月,张军生所在的内一科向石家庄市卫生局提交了“中风病重点专科”的申请。当年七月,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其结果在30多个参评单位中名列前茅,成为晋州市唯一一个“中风病重点专科”。

2001年被入选《当代中国人才库》(名医卷);2003年受到晋州市政府嘉奖;2005年和2012年被评为“晋州市拔尖人才”;2006年被评为晋州市第五届党代会代表;2007年被评为“晋州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2008年荣立晋州市政府三等功;2009年至2014年连续被晋州市政府授予“十佳医护人员”荣誉称号; 2013年被评为“石家庄医德标兵”,他完成有关中医药科研成果二项,并获河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

金秋的早晨,晋州市中医院洒满阳光。“以人为本,为民行医,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医院”,一行遒劲的大字绽放出迷人的风采。绿树、青草、健康快乐的人们、还有门前伸向远方的宽广的道路,都已将张军生和他的团队带入新的梦想和希望。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