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有道 查看内容
主讲嘉宾

刘建平,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一科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擅长运用浊毒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反流性食道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重度肠化及异型增生、真性无酸、胃癌前期病变、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易激综合征、急慢性胰腺炎、消化道肿瘤、慢性胆囊炎、胆结石、便秘、腹泻、口腔溃疡、失眠等疾病。

[第158期]冬季调脾胃
时间:2016-1-9 16:31   来自: 中健网   原作者: 刘建平


 

㈣冬季对人体的影响

《灵枢·五癃津液别》:“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也就是说冬季阳气收藏,气血容易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尿等。

 

二、中医之脾胃

“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

                 ——《素问· 太阴阳明论》

“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

                 ——《灵枢·本输篇》

脾胃由脾脏和胃腑组成,藏象学说中的重要脏器,是肝、心、肺、肾生理活动的中心。

其不等同于西医学中的消化系统,也不同于西医器官中的胃、脾及胰腺,但脾胃所反映出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和临床病证,又与消化系统及其所属的器官有密切的联系,并有很多相似之处。

中医之脾胃可以概括为包括脾胃在内的相当于西医除肝、胆外整个消化系统器官功能的总和。

 

脾胃的重要性:

 

1、土生万物, 以助养五脏

《素问· 太阴阳明论篇》指出:“脾者土也, 治中央, 常以四时长四脏, 各十八日寄治, 不得独主于时也。”也就是说, 脾属土,土生养万物, 位居中央, 为其他四脏之长, 所以脾不单独主一时, 而是寄旺于各季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节气前的十八天。强调了脾一年四季皆旺, 脾旺万物皆旺, 具有滋养生长其他脏腑的作用, 即“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 , 只要中央脾土功能正常, 其他四脏就会得到脾胃运化的精微物质滋养灌溉。

 

2、脾胃为五脏六腑之源, 生养五脏。

《素问·五脏别论》:“五脏六腑之气味, 皆出于胃”。

     《素问· 五脏别论》“胃者, 水谷之海, 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 藏于胃, 以养五脏气。”

以上说明五脏之功能活动, 以及所藏精气血津液髓等, 皆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作为物质基础,胃气是五脏精微物质的来源和根本, 即可补充五脏精气, 又能充养滋养荣养脏腑。

 

3、脾胃主生养气血。

《灵枢· 决气篇》:“中焦受气取汁, 变化而赤    是谓血”, 《难经· 四十二难》曰脾:“主裹血, 温五脏”, 说明脾胃有直接将水谷精微转化为血气的作用, 同时具有约束血液的功能。

《灵枢· 玉版》:“人之所受气者, 谷也。谷之所注者, 胃也。胃者, 水谷气血之海也”, 指出人通过水谷源源不断的摄入, 吸收营养, 气血才得以持续长久化生, 所以称胃为“气血之海”。

 

4、滋养五官九窍等孔窍。

    五官、九窍为五脏所主, 同时也需要水谷精气灌溉滋养和津液的濡润,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云:“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肝,六经为川, 肠胃为海, 九窍为水注之气。九窍者五脏主之。五脏皆得胃气, 乃能通利。” 说明九窍为五脏所主, 需要津液的上注、下固和充养乃得耳聪目明, 鼻息通利, 食馨齿固, 二便规律, 而五脏之气必须靠胃气化生的精微不   断补充。

《素问·通评虚实论》:“头痛耳鸣, 九窍不利, 肠胃之所生也。胃气一虚耳目口鼻, 俱为之病。”李东垣言:“脾胃虚则九窍不通。”所以, 遇见五官九窍之病,不仅注意所主脏腑的功能失调, 而且要想到脾胃病变, 可能是脾胃气虚, 精微不能上承, 也可能是脾胃之气壅滞, 九窍闭塞。               

 

5、滋润四肢肌肉、十二经脉等。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明确指出:“胃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四肢皆不得营运之气, 而百病生焉。” 脾胃可输送精微到十二经脉、十五络以及四肢肌肉, 具有生长肌肉的作用, 所以“脾主肌肉四肢”。

《素问· 痿论》:“阳明者, 五脏六腑之海, 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指出脾胃有约束关节, 滋养宗筋的作用。

 


注:中健网独家专稿,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