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有道 查看内容
主讲嘉宾

苏志伟,河北省中医院脑病科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委员会委员、中国睡眠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北省神经内科学会委员、心身医学会委员。主治:脑血管病、眩晕、头痛、失眠、耳鸣、脑鸣、面瘫、面肌痉挛、癫痫、认知功能损害、帕金森、神经痛、焦虑/抑郁状态等神经系统疾病。

[第159期]睡眠障碍的中医治疗与调护
时间:2016-1-19 15:43   来自: 中健网   原作者: 苏志伟

一.现代观点:健康的五大基石

适当运动

合理膳食

心理平衡

良好睡眠

戒烟限酒

 

睡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神经系统内部的结构和神经递质的作用密切相关。睡眠-觉醒是通过生物钟周期性开启通向睡眠诱导区中缝核、孤束核和觉醒诱导区如蓝斑头部的通道,并通过上行抑制系统或激动系统,利用特殊的神经递质对大脑皮层产生抑制或易化,从而产生睡眠或觉醒。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其神经元胞体大部分位于延髓、脑桥和中脑的中缝核群

中缝核头部的5-HT能神经元能够引起NREM睡眠,而其尾部的5-HT能神经元则可能是REM睡眠的触发机制.费希尔曾经使用5-HT的前体物质5-羟色氨酸(5-hydroxytryptophan 5-HTP)治疗失眠,使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证明5-HT是引起睡眠的重要化学物质

蓝斑核位于四脑室基底部,桥脑前背部是控制觉醒的主要部位。它通过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和多巴胺(DopamineDA)两种神经递质来维持觉醒状态。蓝斑核的前后端作用正好相反,其前端是维持觉醒的部位,其后端却是出生快波睡眠(Rapid wave sleep, RWS)的主要部位

DA在动物的觉醒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觉醒主要是通过强化突触间的DA传递,易化突触后的DA受体功能而产生。DA神经元胞体在脑内尾核、壳核含量最高。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存在大量的DA神经元,其纤维除投射到纹状体、边缘系统、大脑皮质外,还与视前区、蓝斑、中缝核等与睡眠一觉醒有关的神经结构有着广泛的联系 DA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其作用亦不尽相同。

 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在睡眠-觉醒节律调节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皮敏等研究发现:失眠患者脑脊液中GABA含量显著低于正常人,说明GABA是促醒因素[10]。但王芳等的研究发现小鼠脑室注射GABA受体的内源性激动剂能使褪黑素延长小鼠睡眠时间的作用明显增强,且两者有明显的交互作用。提示褪黑素的催眠作用可能通过GABA受体介导。同时,从另一侧面提示了GABA可通过介导褪黑素促进睡眠。

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可能与觉醒状态的维持有关,动物在强烈兴奋时,皮质Ach释放增加,睡眠时释放显著减少,

大脑皮层的ACh有助于维持觉醒,脑干中的ACh与蓝斑核尾部一起参与快波睡眠,ACh抑制中缝核头部5-HT神经元活动,对抗慢波睡眠[16],因而,不同部位的ACh在睡眠与觉醒的调节中作用不同。

谷氨酸(glutamine glutaminic acidG1u)是一种兴奋性氨基酸,桂丽等研究发现:向大鼠脑外侧缰核团内注射L-谷氨酸(L-G1u),可引起觉醒减少,NREM睡眠增加,而电损缰核后,觉醒增加,NREM睡眠无明显变化[13]。提示:缰核内Glu减少,可能是失眠的原因之一。王升旭等的工作结果是:大鼠经过96h REM SD后,GABA/GLU比值在3个脑区(额叶皮质、脑干、下丘脑)均显著增高,GLU含量在脑干、下丘脑区有增高趋势,在额叶皮质则变化不明显[12]。表明Glu在脑干、下丘脑含量的增多,可能是失眠的原因。从而证实了脑内不同部位的Glu,在睡眠-觉醒中发挥的作用有时截然相反。?

组织胺 为神经递质,其胞体位于下丘脑后结节乳头体核内,发出冲动到大脑,H1受体与睡眠有关, H3维持醒觉,

 

二、失眠的患病率

中国6城市调查(2006):

    普通成年人57%在一年内有过失眠,

    其中:53%成人的失眠症状超过1年,39%的患者日间功能受损,仅13%就诊。

 

三、失眠的“七宗罪”

影响生活质量

影响他/她人睡眠家庭和谐

影响躯体疾病转归,增加死亡率

增加抑郁、焦虑、心血管病风险

增加意外和伤害

增加医疗资源消耗

降低日间工作能力和效率()

 

失眠-高费用:

美:直接间接医疗费用1000亿/年,间接成本:770-920亿/

澳大利亚:费用10.3亿/年,间接成本 1.8亿/年,失眠者较睡眠好者车祸增加8

 

四、睡眠障碍国际分类 (ICSD-2) 2005

呼吸相关的睡眠障碍

非呼吸障碍性白天过度嗜睡

昼夜节律紊乱所致的睡眠障碍

异态睡眠

睡眠相关的运动障碍

独立症候群,正常变异及尚未明确的问题

其他睡眠障碍

 

五、什么是失眠?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失眠常见五种形式:

入睡困难(潜伏期延长):入睡时间>30

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次数≥2次,凌晨早醒

睡眠质量下降:浅、梦多;

总时间缩短:<6h

日间功能障碍:次晨头昏、乏力、嗜睡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Insomnia睡眠障碍国际分类(ICSD-2)

主诉:入睡难/睡眠维持困难/早醒/长期睡眠质量差

不缺乏良好睡眠环境和足够时间

至少下列一项日间功能受损:疲劳/乏力,注意力记忆力,社会、职业、学习能力,情绪紊乱、易激惹,白天思睡,主动性、精力缺乏,工作/开车失误或事故,紧张/头痛/胃肠症状 (与睡眠不足相关),关注担心睡眠问题。

 

失眠分类:

急性:病程<4

亚急性: 4周,<6

慢性: 6

慢性失眠:≥1

急性/短暂失眠:几天、几周

 


123下一页
注:中健网独家专稿,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