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热点关注 查看内容

分级诊疗是医改"牛鼻子"着力医联体和家庭医生

2016-4-29 12:40| 发布者: 百毒不侵| 查看: 37| 评论: 0|原作者: 赵敬菡|来自: 人民网

摘要: 28日上午,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医改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就如何推进分级诊疗进行了回答。
  人民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赵敬菡)28日上午,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医改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就如何推进分级诊疗进行了回答。
  梁万年表示,构建分级诊疗是改革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今年会把推进分级诊疗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今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在70%左右的城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工作。“我们搞医改的有一个话说,分级诊疗真正构建成功之时,就是我们改革的成功之日。现在一系列的弊端,根源之一是就医格局不合理。所以真正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它是‘牛鼻子’牵一发而动全身。”
  梁万年指出,想要真正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有两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今年着力的两个方面。
  一是医联体的建设,把基层强起来,让老百姓放心去,把大医院的优质资源真正下沉到基层。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鼓励各地真正把医联体做实,做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大医院和基层医院的关系不是松散的、抢占地盘的。
  二是实行家庭医生签约。基层首诊,就是要把健康责任实行连续性的、责任式的管理。这种服务模式必须建立。梁万年指出:“现在基层医疗服务也好,大医院也好,医患关系是短暂的关系,是以疾病为中心的关系。它是不连续的,不责任制的关系。也就是你生病了找到我,我们两个交流,看病的过程发生了关系,这个问题结束后,后面就跟我无关了。实际上,真正整合型的医疗卫生体系的国际改革趋势,就是要变短暂关系为连续性的、责任制的关系,就是签约。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全科医生签约,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合格的全科医生作为医保的守门人,作为基层老百姓的首诊者,和你签订约定合同,所有健康问题由你管理。”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到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梁万年表示:“这个目标还是很艰巨的,但是一定要按照这个目标坚定不移的往下走。”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