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投资者意料之外,在大盘持续低迷、上证指数在千点徘徊不定的行情下,曾经被热钱追逐、风光无限的医药类上市公司,如今似乎只剩下中药类灿烂依旧。据东吴证券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医药类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可谓是“开局不利”。 收入增幅整体趋缓 2005年第一季度统计数据显示(表1),剔除马应龙(没有披露2004年第一季度的数据)和重组股三精(数据前后不可比),114家医药上市公司平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061万元,同比增长了12%,而2004年和2003年同期98支医药股票的主营业务收入增幅分别为23.24%和27.20%。整体来看,2003年~2005年这三年来第一季度的收入同比增幅趋于下滑态势。 从子行业来看,化学药的收入增长幅度处于波动状态;中药的收入增幅逐年增大;而生物药公司数目少规模小,收入增幅的波动很大,震荡向下;医药商业收入的增幅也处在波动状态,但增幅都不小。 毛利空间变小 2005年第一季度,114家医药上市公司的平均主营业务利润7892万元,同比小幅增长了7.41%,增长幅度明显小于主营业务收入12%的增幅。加权平均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从2004年第一季度的26.49%下降到2005年第一季度的25.41%,主营业务利润率下降了1.08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达到4.08%。
相关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