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药品器械 查看内容

商品名泛滥 降价药消失

2006-4-13 11:20| 发布者: 如梦| 查看: 118| 评论: 0|原作者: 刘丽普|来自: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讯(记者刘丽普)10日,本报刊发《降价药品“消失”调查》的报道后,引发了很多读者的关注。一位具有30年医药商业从业经历的读者认为,日益泛滥的药品“商品名”导致了药价虚高,进而产生药品降价“消失”,老百姓消费高价药品的连锁反应。

  省内一位具有30多年医药商业从业经历的读者没有留下姓名,记者姑且叫他“老药”。“老药”对记者说,患者并不具备药品消费的专业知识,患病后由医生诊断决定用什么药治疗。而用于一种病的药可有很多同类药品,如广普抗菌药就有西林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头孢类等,每一类又有几十种不等的常用品种,每一种都有十几家、几十家甚至上百家药厂生产。药品的销售量除由该药品所治疗疾病的范围和病患范围的影响外,主要由药品广告和医生用药习惯来左右,这就对药品消费产生了人为的影响和垄断。所以,受多方利益的影响,某种药品降价后,就会很快从医院和药房中“消失”,同类药品的其他高价药品便重新占领这个市场,老百姓依然要为吃药付出很高的代价。

  按国际通例,一个上市药品主要有3个名称—————化学名、通用名和商品名。在国外,药品商品名是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己研究发明的医疗产品。而目前国内药品商品名呈泛滥的趋势,与国外不同的是我国商品名药品90%多是仿制药品,如果不适当进行节制,势必形成一个药品被国家药监局批准多少家企业生产,就会相应地产生多少个商品名的情况。这样不仅给降价药品“消失”提供了可行空间,也给药店供应和百姓购药带来困难。

  作为医药流通终端药店负责人的“老药”,对此也颇感困惑。“老药”说,接待持方而来购药的病患者时,处方书写的很多商品名药品,药店都不知道是哪一类药、治疗什么病,因为几乎所有的所谓商品名新药生产厂家都是从医疗单位促销开始,药店才开始被动经销。

  “老药”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药店的形象,由于不知道是哪一类药,药店服务人员也就无从谈起给购药者当参谋,帮助顾客选购同类治疗作用的系列性、连带性药品。

  从今年6月1日开始,国家药监局将不再审批新的药品商品名。“这也说明了,药品商品名的泛滥已经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了,但是,已经审批的几万个药品商品名,还在起着使药价虚高的作用,该怎样处理?”“老药”认为,这也是一个应该关注的问题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