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药品器械 查看内容

目前抗乙肝用药领域市场“内争外夺”加剧

2006-4-30 10:05| 发布者: 大富YAYE| 查看: 171| 评论: 0|原作者: 金山|来自: 医药经济报

  要说今年的抗乙肝用药市场竞争最为激烈并不为过,无论是学术的争议或是产品的推广,气氛都同样的火热。这一点,从最近召开的沪港国际肝病会议期间抗乙肝用药厂商们的积极表现就足以证明。

  日前在上海召开的2006沪港国际肝病大会本来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然而,国内外顶尖的抗乙肝药物生产厂商却没有放过这样一个能直接与该领域专家面对面交流的大好机会,各种介绍产品临床进展的“卫星”会议研讨热烈,宣传画册、大型广告、展示牌等琳琅满目,特别是在展览大厅里,中外厂商列阵布展展开了对垒。 与会者都感觉到其中浓浓的火药味。

  学术研讨话题激烈

  由程思远(中国-国际)肝病研究基金会上海组委会主办的2006沪港国际肝病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旨在推进肝病研究的学术交流。今年大会工作组由100多位来自亚太、中东、欧美地区的专家组成,代表了肝病研究、肝脏移植以及肝细胞癌相关领域最为出色的研究人员以及临床专家,大会的主题是“肝病治疗药物发现”,突出了治疗药物研究的重要地位。为了配合近期肝炎及肝癌治疗方法的突破性进展,大会科学委员会组织了一系学术交流活动。

  会上公布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最新发表的两项有关恩替卡韦的最新研究最引人注目。该项研究证实,恩替卡韦治疗核苷初治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优于拉米夫定。特别是在治疗核苷初治的e抗原(HBeAg)阴性和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后,在组织学改善和HBV

  DNA转阴(低于300拷贝/mL)方面疗效均明显优于拉米夫定。这是第一次对比两种治疗慢性乙肝药物的疗效而作的大型III期临床试验,也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慢性乙肝治疗临床试验项目之一。两项研究中均未发现因恩替卡韦耐药而发生的病毒学反跳现象,并且两种药物治疗组间的安全性相似。广州南方医院的侯金林教授在会上介绍了该项研究在中国相同的临床结果。这消息令目前深受拉米夫定耐药问题困扰的医学界犹如见到了一道曙光。

  会上,专家们还对抗乙肝药物的依赖性、患者的知情权和治疗药物的选择方面进行了激烈的争论。香港大学廖家杰教授提出,拉米夫定在临床治疗乙肝时使用较为广泛,但这类药使用后,大多数病人最后需要终身服用,仅有很小部分病人可以停药。而长期服药的耐受性、对病人生活的影响以及经济上带来的压力,医生在治疗前是否已经考虑充分、并完全告知病人,已成为一个正日益受关注的医学道德问题。而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沈福民教授却认为,病人需要终身服药在目前的医学条件下也是没有办法的,这也不只是乙肝患者,很多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就已经是需要终身用药的。

  核苷酸类似物地位难撼

  慢性乙肝治疗包括了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主要药物有干扰素、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等。目前,越来越多的专家已经认识到,长期的核苷类似物治疗是一个现实的治疗方案,能够帮助患者实现上述的治疗目标。然而,过去由于只有一种口服抗病毒药物应用于临床,使治疗的选择受到限制并因相关耐药问题而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自去年开始,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上市的步伐明显加大,主要归诸下列因素的影响:一是对乙型肝炎感染及其免疫机制的深入了解。根据HBV在体内复制的过程,可以寻找到有效抗病毒治疗的靶位。抑制病毒包装也可能成为抗病毒治疗的新靶位;二是灵敏而可靠的血清及肝内HBV定量方法;三是有效抗HBV的药物领域扩大,如核苷酸类似物的不断发展,免疫调节药物的不断深入研究等。

  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在我国相继上市后,打破了过去以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乙肝,拉米夫定一品独大的局面,在各公司的在研产品线上,还有一系列核苷酸类似物正在进行体外或临床的抗乙肝病毒的研究,主要作用机制均为竞争性抑制病毒DNA多聚酶的活性。从而奠定了核苷酸类似物领导者的地位。至于目前已上市的5种抗乙肝用药的选用问题,沈福民教授指出,近一两年,相关药企都加大了研发的力度和投入,抗乙肝药物的研发有了很大的突破,新产品犹如长江后浪推前浪。但是医生具体选用哪种药物治疗,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新药是老药的补充和进步,“新药的出现,只是比老药更好,但决不是最好。”

  市场集中度较高

  慢性乙肝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尽管采用预防接种,但全球仍有约4亿慢性乙肝患者,而我国约有1.2亿人携带乙肝病毒,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为3000万例,每年约有35万人死于慢性乙肝相关疾病。在目前的医学条件下,一旦乙肝病毒感染慢性化,就很难将之从体内彻底清除。因此,乙肝依然是一个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这也说明了抗乙肝用药市场是非常之大。

  从会议期间产品展示的规模不难看出,目前国内的抗乙肝用药市场主要是由葛兰素史克、百时美施贵宝和罗氏等跨国企业所主导。葛兰素史克以拉米夫定作为市场的“敲门砖”,随后又以阿德福韦酯作为其后继者;百时美施贵宝的恩替卡韦抗病毒DNA能力是目前所有核苷类似物中是最强的,用于核苷初治病人两年耐药率为0;罗氏的聚乙二醇化干扰素以“长效”直逼国产品常规干扰素。借这次会议的机会,诺华制药中国公司对外宣布正式进入乙肝治疗领域,其乙肝新药替比夫定已在我国完成Ⅲ期临床,北京诺华制药公司已在2月份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递交了注册申请文件。据称,该药有望在2007年一季度前在我国上市。本土企业则仍是以具有几千年使用历史的传统中药为主导,提出“保肝护肝,防止肝脏纤维化”等中医治疗理念。反正是冲着这1.2亿患者的庞大市场,众企业各施各法,各显神通。

  相信今后几年,抗乙肝用药市场的“内争外夺”会更加激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