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药品器械 查看内容

药品分类你了解多少?

2006-5-18 14:25| 发布者: 舒云| 查看: 1701| 评论: 0|原作者: 伏怡 徐黎光|来自: 中健网·生活

尽管目前“大病进医院,小病上药店”已成为老百姓的共识。但他们似乎更多关心的是上药店能少花钱,而对于用药的安全问题许多人似乎都缺乏足够认识。正是为了保证人们能够安全用药,国家医药管理局才实行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分类管理制度。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有何区别

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自行诊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主要是用于治疗各种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常见轻微疾病。

目前,我国零售药店销售药品时,除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以及戒毒药品外,其余药品均可在市场上自由购买使用。这种状况将带来消费者滥用药品,危及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同时,由于消费者用药不当导致产生机体耐受性或耐药性,使用药剂量越来越大,造成药品资源的浪费。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统计了近几年26家医院717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结果表明:抗感染类(以抗生素为主)的药品不良反应构成比例最高,占发病总数41.28%;在引起不良反应的全部47种药品中,处方药为42种,占89.4%,非处方药为5种,占10.6%。这些统计报告是医院用药中发现的不良反应,而且是在医药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的。可以设想,在没有医药专业人员监督指导下,消费者自行使用这些药品后果的严重性。因此,为加强处方药的监管,规范非处方药的监管,改变现有的药品自由销售状况,保障消费者用药安全有效,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实行分类管理。

五成百姓听说但不完全了解

许多人不了解“非处方药药物目录”,不了解“非处方药药物目录”出台是一件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大事。这是记者在采访时得到的反应。记者分别在我市4家药店门口随机调查了28位买药的消费者,其中7人回答:“不知道”;13人能大概说出什么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但对其它相关的问题不甚了解者;只有8人不仅了解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区别,也清楚药品分类管理的意义。

分类管理好处多多

现在,我国公布首批非处方药目录,并计划在5年内实现该体制,这至少给老百姓带来四个方面的好处。首先是保证消费者临床用药安全。实行药品分类管理,国家药品监督部门将药理作用大、用于治疗病情较重的疾病、容易产生不良反应的各类药品限定为处方药,购买、使用处方药须凭执业医师签发的处方,并在医师的监护指导下使用,从而减少了药品的误用。

其次是为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WHO提出全世界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强调自我护理、自我药疗,只有规范建立非处方药药房和医药经营网点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再者,药品分类管理,也有利于实行医疗费用国家、集体和个人分担的原则。我国正在建立的医疗保险制度,将为社会民众提供医药费用的部分补偿,这种补偿主要用于需要医院治疗的患有较重疾病的患者,而病人患一般小病,如头痛、消化不良等,则可依靠自我药疗解决,并自行承担药品费用。最后,药品分类管理还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整体医疗质量。

我国公布了首批非处方药目录,但记者通过调查感到,市民安全用药的意识还有待提高。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