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药品器械 查看内容

打破药品招标困境靠医药分离

2006-11-3 15:21| 发布者: 舒云| 查看: 74| 评论: 0|原作者: 邹云翔|来自: 新京报

  “药品招标”体制面临药品行业全面“倒戈”:13家医药行业协会再次联名上书国务院,列数“药品招标”机制的“5大弊端”后,认为此体制既不能撼动医院对药品的垄断地位,也不能很好地保护消费者利益,因此请求国家有关部门终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办法”。

  说实话,初看这样的新闻很让人感到困惑:被民众与政府寄予厚望的药品招标,为何最终反而会被业内人士认为在坑害患者呢?从文中披露的一波三折的招标情况看,在招标的过程中,因为缺少真正代表患者利益的组织介入其中,招标实际上变成了药商与医院博弈的过程,因为医院掌握着85%的药品销售,在这样的招标体制中,医院掌握着绝对的主动权,有些招标的过程异化成医院向商家索取利益的过程,一极坐大,当然不能避免药价虚高的情况发生。

  在这样的招标中,药商的地位也更加不利。如果市场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还是走过去的老路子:医院获得高回扣,而药商获得高利润,皆大欢喜而百姓遭殃。但是这样医药分肥的形式已经不能为民众容忍了,虚高的药价已经影响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及人们的福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药品招标才被引进来,人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机制来改变药价虚高的现象。但是因为医院一极坐大的现象没有能够从根本上改变,通过招标来降价的压力,并不是均衡地落在医院与药商身上的,医院更多地利用了买方的优势来确保自己的利益,而逼药商让步以平民怨。

  在这样被压小的利润空间中,再面对医院的逼人态度,药商的合理利润就得不到充分的保证。为了自身的利益,药商们联名要求废除让他们被动的药品招标制度,以恢复他们的赢利空间。药商与医院为了各自的利益博弈,结果就出现了一种“囚徒困境”,从而将他们之间的利益之争暴露在世人面前:原来我们消费者命运完全掌握在他们的手中,但是作为最终的使用者,患者对于药品招标并没有话语权。

  此时,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现行招标制度的不足:患者没有话语权,从而使得医院以强势地位而得利。药品市场真正的消费者是患者,但在现行体制下,患者们只能做到医院开什么药他们用什么药,没有选择权,医院对药品的垄断使得药品的利润最终都流向了医院的腰包,而患者与药商都陷入了虚高药价的陷阱。

  这又一次使我们看到了药品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在于搞什么形式的招标,而在于药品的真正的市场化运作:医药分离,不再让医院经销药品,只有这样才能让患者享受到买方的地位,用自己的选择来左右卖方的行为,当一个市场充满了可替代的商家时,任何人追求超额利润的后果,就是将潜在顾客推向别人;而当商家提供商品无可替代时,追求暴利的冲动就会时时泛起,正是因为医院垄断着药品销售,从而使得医药招标产生了让人尴尬的结局。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