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的一种疾病。也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较严重的高血压,可以说是一种终身疾病,应长期坚持治疗。而往往有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误区:如不经医师开处方,自行到药店买药;服药过程中血压稍微平稳就自行停药。河北省医大二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刘金明指出,以上两种现象对治疗高血压病是最不利的,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案例分析 1、60岁的李大爷患有原发性高血压10余年,一直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复方降压片,血压也一直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前两天,李大爷与邻居下棋时出现头晕、眼花、胸闷不适等症状,自我诊断血压增高,故停止下棋准备出去买药,好心的邻居拿出自己常服的心痛定给李大爷吃,以免因到药店买药而耽误下棋。李大爷吃下一片心痛定后,渐渐出现面部潮红、心跳加剧和口干、出汗等症状。李大爷以为剂量不够,于是又吃一片。谁知吃下不久,李大爷即感到眼前发黑,随即跌倒在地。众棋友急忙把他送往附近医院抢救。医生详细询问了李大爷的病史,尤其是用药史,经心电图检查,诊断他为严重低血压(为口服心痛定所致)。经给予补液、升压、吸氧及其他对症治疗,3小时后李大爷症状缓解。 刘医师介绍,心痛定(硝苯地平)为钙离子拮抗剂,可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外周小动脉,从而使血压快速下降。此外,该药还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强心肌对缺氧的耐受性而起抗心绞痛作用。该药小剂量服用一般仅扩张冠状动脉,对血压没有影响;服用较大剂量或大剂量(10毫克以上),则可使血压迅速下降,并出现脸色潮红等外周血管扩张作用、头晕眼花等中枢缺血、缺氧症状,以及心动过速等心跳反射性加快症状。这对既往没有用过或极少用该药的患者尤其如此。故既往没有用过或极少用该药的患者,应从小剂量(每次5毫克~10毫克)开始,并在服药后躺卧或半躺卧,以防血压突然大幅度下降、大脑供血不足而跌倒。除此之外,该药还有因血管扩张而导致下肢,特别是脚踝部水肿等副作用。 2、50岁的王师傅患高血压病也有五、六年了,一直遵医嘱服用相应的降压药,最近由于自我感觉良好,无其他不适症状,测血压也在正常范围内,故自行停药近一周时间,昨日突然又感觉头晕,并伴有呕吐现象。到附近医院测血压200/150mmHg,比以前还要高,造成颅内高压。经治疗后好转。 许多患者服药总是断断续续,使得血压反复波动,结果心脑血管事件有增无减。造成用药中断的因素很多,其中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对高血压病必须长期治疗认识不足,因而形成一种误识,即血压一旦降了下来便以为可以停药了,担心用药时间长会引起不良反应。刘医师强调,这种误识极为有害,应当消除,要明确血压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后仍要坚持用药,任何时候都不能随意中断用药,有些患者需要终身用药以保持血压的理想水平。 合理选用降压药 刘医师指出,降压药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药物对患者的降压效应和不良反应。对每个具体患者来说,能有效控制血压并适宜长期治疗的药物就是合理的选择。在选择过程中,还应该考虑患者靶器官受损情况和有无糖尿病、血脂、尿酸等代谢异常,以及降压药与其它使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另一个影响降压药选择的重要因素是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和药物供应状况。就目前我国的医疗经济现状和较低的治疗率而言,尽可能在一般高血压患者中推荐使用价廉的降压药物。首先提高治疗率,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控制率。 在进行药物治疗时,急性期应选择静脉用药,根据具体病情遵医嘱静点硝普钠、硝酸甘油、酚妥拉明等。稳定期,早期应选择利尿药,如双氢克尿塞、寿比山;β受体阻断药,如倍他乐克、康可;钙拮抗药,如尼群地平、洛活喜;转换酶抑制药,如卡托普利、雅施达;α受体阻断药,如特拉唑嗪、哌唑嗪;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药,如科素亚、代文等。现在α受体阻断药一般用的较少,因为老年人血管收缩能力差,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但老年男性高血压病患者伴有前列腺增生者用此类药效果要好一些,因为α受体阻断药对改善前列腺增生有一定的作用。比较常用的是β受体阻断药和转换酶抑制药。 1.利尿药 小剂量利尿药可减少脑血管意外和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为减轻副作用,一般推荐使用小剂量利尿药(氢氯噻嗪≤12.5~25mg/日),尤其适用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对心功能不全者,可将利尿药和转换酶抑制剂一起做为早期治疗药。利尿药还可抑制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的发生,对具有心肌梗死史者疗效更为显著。小剂量利尿药对具有糖尿病并发症者,还有预防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的作用。 2.β受体阻断药 β受体阻断药即便宜又安全。单独及联合用药均有效。β受体阻断药具有予防心肌梗死复发的作用。对冠心病患者,可改善运动耐量,减少冠心病发作次数,改善长期预后,预防猝死。常用量的β阻断药可使心功能不全者病情恶化,对于心衰者是禁忌症,但小剂量的β阻断药对缺血性心功能不全可能是较适合的。关于糖尿病患者,均不推荐将β阻断药做为早期治疗药。 3.转换酶抑制药 转换酶抑制药被认为是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 心功能不全、左心室机能障碍,心肌梗死后是转换酶抑制药的绝对适应症。转换酶抑制药对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使予后显著改善的报道也较多。因转换酶抑制药可降低肾机能恶化、死亡、透析及肾移植的危险性,故对于糖尿病肾病也推荐应用。 4.钙拮抗药 因作用持久的钙拮抗药没有短效钙拮抗剂急剧、强烈的降压,使血压波动较大(如硝苯吡啶)的缺点,故可推荐应用。作用持久的钙拮抗剂,可减少心血管意外,降低死亡率,故认为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是其绝对适应症;因其同时具有抗心绞痛作用,对伴有心绞痛的高血压病人也较适用。对糖尿病和高血压合并症来说,钙拮抗药的心肌保护效果不如转换酶抑制药。但在高血压的初期治疗阶段对于改善予后,钙拮抗剂仍有应用价值。 5.受体阻断药 一般认为,长效α受体阻断药,药效一般温和而持久,可减轻心血管系统的危险因素,但关于α受体阻断药尚未见可使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减少的流行病学研究报道。此外,α受体阻断药对改善血脂异常、改善糖耐量均有应用价值。因α阻断药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故在测定坐位血压的同时,亦应测定直立位血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置这一合并症。 6.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药 一般说来,对代谢多无不良影响,不会引起咳嗽,副作用发生率低,比较安全,多于早期治疗阶段使用。对老年心功能不全者,此类药还可显著提高生存率,延长患者寿命。 刘医生强调,高血压病患者最好遵医嘱用药,因为每个患者的病情不一样,有的患者还合并有其他疾病,在具体用药上应根据症状及合并症合理选用降压药,不可自己盲目用药,必要时可遵医嘱联合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