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药品器械 查看内容

药企康力元沉浮 老总涉税被查牵郑筱萸案

2007-2-8 08:52| 发布者: 社区管理员| 查看: 62| 评论: 0|原作者: 赵何娟 王佴|来自: 第一财经日报

    康力元浮沉:一个民营药企崩塌内幕

  有内部员工感叹:“成也郑筱萸,败也郑筱萸。”

  “他可是我们村的名人。”一位老农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随手一指汤小东的住处,这里是浙江省金华市多湖镇的孟宅村,汤的楼房矗立在一片低矮小屋中分外抢眼。  

  小楼大门紧锁,透过墨绿色玻璃门,可以很清楚看到屋内的豪华装修。关于汤氏兄弟“出事”的种种传言在村民之中传播,取代了此前传播的创业神话。

  汤小东、汤旭东分别是海南康力元药业有限公司(下称“康力元”)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日前该企业由于药品生产不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被海南省药监局收回了GMP证书,导致停产,并且因为违规报批等行为陷入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称“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的腐败案中,汤旭东正接受中纪委调查。

  涉入药业

  “没想到汤氏兄弟会出事,汤旭东两年前还入选过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的前十五名候选人。但康力元走得确实太快了,让我们觉得它早晚要出事,因为连续三年它获批的国家新药数量占到了海南省全部的25%,太不可思议了。”2月2日,在海口南宝路某家老爸茶店中,一位与汤小东相识十年的知情人向记者回忆道。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汤小东中专毕业后到邻近的镇上开了个小五金店,卖些小五金,到处收废旧电视机等电器。然而这种财富积累的速度,远远不能满足汤小东的野心,特别是他认识了在金华从事药品代理的一位业务员之后。

  医药是金华的七大支柱产业之一,“当时到处都是跑药的业务员,其实也就是俗称的药贩子,汤小东也跟着那位业务员后面跑。”据一位从小与汤小东熟识的朋友告诉记者。

  1991年,汤小东22岁,成为浙江金华四方生物资源有限公司的一名技术员,雇员的生涯没有多久,汤氏兄弟就自己创办了一家公司——浙江金华康天医疗保健品公司(下称“康天”),代理“胎宝胶囊”,当时“胎盘”药品市场极为火爆。正是这个产品,让汤氏兄弟赚到了第一桶金,汤小东也决定从此扎根于这个领域。

  1995年,汤小东只身来到海南,成为另一家浙江人在海南投资的海南普利药业有限公司(下称“海南普利”)的业务员,开始熟识海南药业市场。

  涉税调查牵动郑筱萸案

  1996年左右,随着国内医药传统流通渠道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民营或者个人承包的医药公司逐步取代以往的药品购销路径,并日渐红火。

  如果说之前的康天还只是让汤小东刚刚尝到甜头,随着流通渠道的逐渐改变,他开始酝酿更大的创业目标。

  当时,海南省依据国务院有关文件自1988年8月开始施行的一项“地产地销”的税收优惠政策,当时全国仅深圳与海南两地享受此优惠政策。根据此规定,药品生产企业除享受15%的所得税率外,在岛内销售的,享受免征增值税的优惠。

  此政策为海南吸引来了大量的医药企业,海南岛上一时医药公司林立,“不少公司通过在海南买入药品,然后再转到内地的方式,以地产地销名义避税。”知情人士表示。

  1998年,已经对海南药业环境颇为熟悉的汤小东在海南成立了自己为法人代表的海南康力元医药公司(下称“海南康力元”),注册资金100万元。当时大股东是海南精励贸易公司(下称“海南精励”),占51%股份。但公司的董事会均由汤氏兄弟及其亲属构成,海南精励无人在董事会名单中出现,“这是因为当时报批成立医药公司,如果有一个法人股东容易审批,海南康力元一开始就是家族企业”。

  公司成立一个月后,公司改组,注册资本改为1000万元,海南精励股份降为5.1%,其他股份由汤氏兄弟掌握。2000年10月,海南精励将其手中的5.1%股权转让给了汤小东,从此消失。新的海南康力元两位股东分别是汤小东(占55.1%)和汤旭东(占44.9%)。

  然而,自2003年1月起,由于海南的“地产地销”政策取消,大批药企离开了海南,与其他企业艰难“过冬”不同,海南康力元此时却进入了它的高速发展期。

  据公司历年年检报告显示,虽然作为汤氏兄弟事业起步的海南康力元自成立起,便没有赢利过一分钱,反到保持着每年亏损40万元的匀速下滑。2006年年度经营状况显示,年末负债总额和长期负债都已经超过了3360万元。

  但根据公司内部披露的信息,2005年关联企业海口康力元的生产总值为2.7亿元,集团销售生产总值则达到了15亿元,相比2004年的6亿,一年之内增长了9亿。作为生产企业,另一家关联企业海南康力元在2005年则报亏65万元,亏损原因竟然是推广药品市场,差旅较多。

  2006年11月底,在郑筱萸被“双规”之前,集团总经理汤旭东因为涉税问题被有关部门带走,而知情人士证实,正是汤旭东被查,为事后郑筱萸的“双规”埋下伏笔。

  郑筱萸庇护伞扩向地方

  而郑筱萸真正助力康力元应该在2002年之后。

  2002年,康力元海南公司通过GMP认证以后,公司规模开始迅速发展,该集团每年一百个以上的新药批文使其他药企望其项背。

  2006年12月5日,海口药谷生产基地GMP新建项目才全面通过竣工环保验收,却已经拥有302个药品批文,其中康力元133个,康力星169个。但很快在12月31日,他们就在国家的飞行检查中查出了问题,收回证书。

  据知情人士透露,康力元能在海南迅速地发展起来,与郑筱萸的强大号召力不无关系,尤其是新药注册的批文。

  有业内人士说,大家都知道康力元“背景匪浅”,尤其是不少海南和浙江的小企业开始“投靠”康力元,希望从康力元手中获得批文。

  “我不相信康力元自己能把这三百多种新药消化完,据我所知康力元销售最好时也不过一年销售二十万件货左右,按最保守的匡算,以两百种药计算,康力元每种新药一年的平均销售量也不过一千件,也就一天只卖三件货,有厂家会这么干吗?”一位海南省医药企业负责人向记者分析道,“看来,康力元不惜冒商业贿赂之嫌,拿到手的批文,更多的是流向了别处。”

  此前就有媒体报道,这种批文卖一个至少300万元。

  浙江某药企负责人则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不会有这么多,康力元做的都是市场热门的新药批文,一般情况是按药品的种类和推新速度来标价,最少十几万元。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出事之前,海南康力元集团已经筹备成立了海口创健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经营范围主要是,中西药品、医疗器械及保健品、化妆品的研究开发,实际也就是专门从事注册审批的工作,希望能把倒卖批文业务规模化。

  上述公司一切筹备手续都已经完成,却由于汤旭东事发,没来得及工商注册。

  康力元的强大号召力还体现在去年6月25日,在海口举行的新农村健康“1+1”工程启动仪式。

  当时康力元还邀请来了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浙江省药品检验所所长,金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和药品检验所所长等。

  上述知情人说,这么强大的阵容在海南省亦属首次,关键还在于台下一位未露面的重要人物,卸任国家药监局局长的郑晓萸亲自捧场。

  整体上市计划流产

  按照汤氏兄弟的规划,他们心目中的康力元药业帝国,将包括负责生产与研发的药业集团及负责物流配送的药都集团。

  而海南康力元集团将成为药业集团的主力,是集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制造型工业企业;浙江江南药都集团以医药物流为主的商业公司,规划全国设立24个配送中心,2000个配送站。

  汤小东说,国家药监局正在提高医药企业经营门槛,限制企业数量,在未来五年内,控制制药企业在1000家左右。这对康力元来说,是一个扩大市场的最好机会。

  因此,他决定先将浙江江南药都集团拟整体上市。他说,企业融资渠道必须进入资本市场,销售是长时间对市场的开拓和磨合,这个不是钱能解决问题的,“所以我们的整合首先要解决的是资金问题和销售问题”。

  由此,康力元的工作重心也开始向流通领域倾斜。2006年11月,康力元集团对药业集团和药都集团的管理职能进行了调整。全国各省招商队伍由药业集团统一管理,河北、山东、广东、江苏、安徽、湖北、浙江地区的省级物流公司以及深圳物流公司的管理权归属药都集团。并且同时也决定对浙江江南药都集团增资。

  然而,这一切只欠东风的规划在郑筱萸案牵扯之下都化为了泡影。

  康力元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感叹,公司可以说是“成也郑筱萸,败也郑筱萸”。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