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者:内江椑木镇人刘一舟,30岁 1998年7月,刘一舟从成都某医科大学学成归来。受做医药代表的姐夫影响,大学毕业后开始为药厂、医药集团代理销售药品。两年不到,他的业务已涉及蓉城的各大药房和医院。不过从去年开始,他接连在医药市场吃到败仗,目前正在积极调整思路,开辟新的战场。 “我这么早回成都,其实是为进一步扩大正规药品销售渠道做准备。”昨日,记者见到了刘一舟。刘告诉记者,去年成都不仅大大加强了对医院、药房的规范和监督,还推出了一系列惠民措施,令包括他在内的许多“药串串”举步维艰。“说实话,这些措施虽然对我们打击很大,但确实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在香烟头明灭的火光中,一场颇有点“生存还是毁灭”的哈姆雷特式讲述由此开始—— 药房新规 断了药串串财路 药房销售是刘一舟在成都的主要阵地,2006年2月6日,他在这个阵地上吃到了第一个败仗。当天,市内一家著名药房在玉林小区开设了第22家连锁店,他闻讯后立即前往。得知刘想让药品进入药房后,药店刘经理让他拿出药品经营许可证(GSP)、生产许可证(GMP)等证件,但他根本拿不出。 “2006年以前,只要关系到位,根本不需要这些证。”刘告诉记者,他代理的药品大多是小厂生产的,根本没有这些证件。然而根据市药监局的去年出台的最新规定,送药方必须具有GMP等在内的六种证件,少一样都不行。随后他又在这家做了许多工作,但无功而返。此后,成都的药房无一不严格执行了此项规定,去年他代理的药品再没有开辟过新市场。 更大的打击还在后头!刘称,从去年8月1日起,市药监局规定,所有的药品销售者在向药店送货时,必须同时出具药品经销商用电脑打印的“送货单”,这就让药串串没了“走大货”的可能。“走大货”就是贩卖假药,“大货”通常是用面粉等吃不死人的原料制成。因为以前经销商出货采用手工打票,药串串在随便搞到几大本这样票据后,伪造生产厂家、价格等就送进了药房。而现在改成电脑打票,则无法伪造。 “新出台的两种规定有效地控制了假冒伪劣药在市场上的流通,也堵住了药串串的财路。”刘无奈地称。 一票否决 医生不敢收回扣 抱着“东边不亮西边亮”的想法,刘一舟开始将阵地转移到手里现有的4、5家医院。不过从去年开始,国家开始重点整治商业贿赂,市内各大医院也相继下大力气对医生收受回扣、红包等行为进行重点打击。刘称,比如去年3月中旬,市三医院医生率先与医院签订了《廉洁行医责任书》,并建立对员工收受了药品、器械回扣等商业贿赂实行“一票否决”制。此外,部分医院甚至根本不允许医药代表进入医院。 据刘介绍,在一系列整治措施面前,几家医院的医生根本不敢收他的回扣,约也约不出来。由于工作不到位,他主营的几个药品销量逐月下滑,公司对他的销售情况也流露出不满。 “成都去年还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医疗方面的惠民措施,对我们这些‘药串串’的打击也不小。”刘称,去年成都的民营医院在降低药价、提高医疗水平方面下了不少力气,一些社区医院还推出了“在大医院治病,享受社区医院价格”等措施,利润空间大幅压缩,药品的总销量自然也减少了。 改走正路 没了“钱景”有前景 当两头均告失利后,刘一舟找了家大的医药公司,打算靠卖正规药来挣钱。“毕竟有搞药品销售的经验,做正规药,走正路,好好为市民服务。”刘对记者说出了他的想法。 “以前药串串一个月赚拿六七千很平常,现在赚2000就很不错了。”刘告诉记者,“那部分虚高的利润消失了,其实是让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做正规药,走正路,看着顾客买到实惠的药品,买到放心药那种高兴劲儿,我心头也感到越来越亮堂。只要自己努力工作,虽然暂时‘钱景’减少了,但‘前景’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