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药品器械 查看内容

惊闻药厂代表叫嚣“命都没了留钱干什么”

2007-4-1 09:34| 发布者: 社区管理员| 查看: 58| 评论: 0|原作者: 邓海建|来自: 红网

    据南方日报讯   1339个“新品规”,真正有技术含量的新药仅35个,其他都是简单换了个剂型、包装就翻倍升价的“变脸老药”!成分只有两三味普通中药的抗癌口服液,一小瓶竟报价498元,药厂代表还叫嚣:“肿瘤病人命都要没了,留着钱干什么?!”

    历史上糜烂昏聩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有一句臭名昭著的名言:于我身死后,管它洪水滔天!这话和我们时下药厂代表的“命都没了要钱干吗”有着何其相似的逻辑和气势呢:前者是为“及时行乐”做注脚,后者是为“及时暴利”立牌坊。3月31日的《信息时报》报道说:广东专家怒数药企十宗罪,报价比实际价格高几十上百倍:成本价才2元,报价100元;同一种药150ml报价16元,80ml的比16元还贵……好在广东药品有个面对面谈判的“阳光采购”,让民间的药价流言不幸都齐刷刷“谈”成了事实。

    问题是:全国还有多少未曾“阳光”过的药品直接批着“定价”或者“建议零售价”的衣裳“虚高不败”地、合法合理地把患者的血汗钱兑现成了“药品暴利链”的沉没成本呢?这种缺乏普适性制度安排的“专家砍价机制”能悲悯转身、成为全国人民的医疗利好吗?……其实,专家在既定价格上与药企的斗智斗勇表面上声势热烈,实质上在“砍价游戏”里永远不可能成为事实上的赢家,道理很简单:药品所有诡异的“定价”都是合法的,在暴利成为市场常态的事实语境下,怎么砍、砍到什么程度只能是个案的纠偏,却无法撼动整个定价机制的悖逆,专家再睿智、再超级的智慧也难逃挂一漏万的逻辑结局。

    国家发改委曾连续20多次对药品进行降价,结果是每次的降价政策都在岿然的药价前灰头土脸,降到最后老百姓都不好意思再麻烦“政策性降价机制”了,“降价令”往往成了此种药品的“催命符”,都赶着投胎新生去了。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认为,最根本的办法是尽快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这是国际上的经验,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向会员国推荐的一个办法。简单说就是政府组织定点生产、统一价格、统一配送基本药物。这个办法尽管“看起来很美”,但事实上怕是阻力重重:

    一是地方政府未必有这个力、有这个心,事实是前几年国家药监局集体腐败,滥批滥上了几千家小药厂,而这些小药厂已经成了地方的财神,现在,又要“断财路”又要“贴财政”,尽管我们都知道美国总共也就几家大药厂就够保障国民用药,生产也规范、又容易监控,但问题是在我们基本医疗保障都捉襟见肘的前提下去搞“政府药厂”,怕是比较困难;二是如果真的政府生产药品了,那么,现有药企资源怎么办呢?“分流”还是“转手”都是大问题。当然了,在我们砍价砍得兴高采烈的时候,千万别忘了:单纯沉浸在“砍价狂欢”中是很容易忽略产品质量的,而且这种突然的价格倒逼很容易“迫使”药企越发“爱上”偷工减料的功夫。

    也许,药价的归位不在“砍”、而在“定”:只要把价格“定”准了,还要大张旗鼓劳心费力地“砍”什么呢?能真正让老百姓买到安心药、实价药的,还得依赖我们科学、合理的药品估价、定价机制吧。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