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药品器械 查看内容

辉瑞的样板:全球制药产业整合的一个缩影

2006-3-1 02:55| 发布者: 舒云| 查看: 14| 评论: 0|原作者: 徐昙|来自: 中国经营报

    在全球范围进行“同业竞争”的医药巨头们正在进行一场利益的重新划分,结果将是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和巨头间的差异化竞争越来越明显。而类似的整合趋势也正在其他产业演进。

       最近,美国辉瑞制药要出售非处方药的决定让其他医药巨头很亢奋。按理说,全球非处方药的增长势头迅猛,而处方药则增势趋缓,辉瑞的行为似乎让人费解。因为对非处方药的良好市场预期,强生、拜耳、诺华等医药领袖对辉瑞预售的非处方药虎视眈眈,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更不惜报出150亿美元高价志在必得。

       事实上,辉瑞非处方药的年销售额是40亿美元,而处方药的年销售额则高达480亿美元。虽然辉瑞的处方药近年增长乏力,但始终是核心主业。非处方药则对公司的利润贡献率较小。剥离非处方药做强主业的行为更符合商业规则。

       去年,德国拜耳收购了瑞士罗氏的非处方药业务。如果葛兰素·史克或者拜耳等其他巨头把辉瑞的非处方药收入囊中,将使非处方药企业的势力越来越强大。种基于某一领域的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反而使这些巨头们的差异化经营越来越明显,从而弱化了恶性竞争。

       辉瑞的案例也是全球产业整合的一个缩影。

       这种整合大势早在航空、IT等诸多领域发生过,如波音兼并了麦道,自此民航制造业就成了波音和空客两家的对决。如今在物流、石油、钢铁等诸多领域这种整合仍在进行时。与辉瑞的案例雷同,荷兰的物流巨头TNT正在剥离“企业合同物流”,而这一块业务恰好是其全球竞争对手DHL、UPS等垂涎的业务。

       这种整合的显性特征是行业正在经历并购重组的洗礼,加速了不具竞争力的企业的淘汰,领袖企业掌握了行业大部分财富。因为调整减少了供求的相对失衡,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在提升。产业集中度的提高的结果是这些巨头获得支配地位并赚取垄断利润。

       另一方面,围绕行业价值链的某个环节做强做大的高度专业化企业越来越多。众所周知的Intel公司通过网络全球顶尖人才专注于计算机的芯片研发成为行业龙头,从而获取了高额的垄断利润。

       对于已经被纳入全球化视野的中国市场来说,一个极端是诸多中小企业盲目竞争;另一个极端是区域行政垄断过强。中间势力是跨国公司对产业的冲击。这种产业整合的进程和故事远比国际产业整合大势要复杂得多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