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尚氏的“开弓没有回头箭”到本周开始的全面铺开,股改步入又一实质性阶段。各大医药企业纷纷备战股改、铺开后的首批股改方案……将一一进入我们的视线。 万东医疗在股改如火如荼的情况下一筹莫展,显然成了万东医疗经营团队对博奥生物股权过户及进行“重组”说“不”的有利契机。而万东医疗经营团队的公开信,无疑是希望唤起万东医疗全体股东的进一步关注,终止不符合万东医疗短期及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博奥生物整体吸收合并及股权过户程序,在原控股架构下尽快推进万东医疗股权分置改革 一向静若止水的万东医疗最近一段时间因媒体的推波助澜而激起“惊涛骇浪”。 前段时间,有媒体披露万东医疗和北京博奥生物芯片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博奥生物)合并3年,博奥生物控股万东医疗的股权过户迟迟未获批准,令万东医疗面对股改动弹不得;接着,万东医疗的关联方、原实际控制人北京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北药集团)和现控股股东博奥生物出面澄清股权过户迟滞及万东医疗近3年资产重组、业务进展等相关情况。最后传出,万东医疗的各关联方,包括国资委拟进行协商,以期了断万东医疗控股权究竟属谁的问题。 9月2日,万东医疗经营团队再也坐不住了,向主要证券媒体发表致全体股东的公开信,表明对博奥生物合并、重组万东医疗一事坚决说“不”。 围绕万东医疗股权过户问题引发的争论由于万东医疗管理层的介入而变得复杂化。 合并3年审批“没完没了” 原来,早在2002年2月,博奥生物与万东医疗实际控制人北药集团和第一大股东万东医疗装备公司(下称万东装备)签署协议,由博奥生物对万东装备进行整体吸收合并。协议约定,博奥生物接受万东装备2.12亿元经营性净资产,并承担万东装备的债权债务和职工安置的责任;合并后万东装备撤销,北药集团以原万东装备净资产作为出资参股博奥生物。同年7月,双方再签补充协议,规定由北药集团与博奥生物合资成立公司专门负责安置职工,2.12亿元原万东装备净资产中,约5,798万元作为北药集团对博奥生物的投资额,剩余资产作为万东装备职工安置费,并以应付款形式由博奥生物分12年付清。至此,博奥生物掌握万东医药64.89%的股权。 是次整体合并,被当时的媒体评价为“开创亏损公司吞并重组赢利公司先河之举”。万东医疗纳入博奥生物掌控之后,其主营业务亦将由传统医疗器械单打独斗转变为医疗器械与现代生物芯片两翼齐飞。 然而,方案如期通过北京市政府批准后,却在国务院国资委卡了壳。 据媒体介绍及分析,国务院国资委拒批并非没有理据,最主要是方案瑕疵太多:一是国内由亏损公司吞并赢利公司尚无先例;二是博奥生物的资金额被人为压得过低,万东装备净资产值未经资产评估程序;三是将原万东装备净资产大部分抽离设立安置职工的专门公司,等于将国有资产收益转变成职工安置款,与相关政策存在抵触。 上述方案的缺点,万东医疗关联方3年多来始终未能拿出具有说服力的修订解决办法,即使有关主管组织关联方进行磋商,亦因双方各执一词,互相推诿,互相妥协而屡屡无果而终。而在这种情况下,国务院国资委在万东医疗股权过户审批上断不会冒“行政失当”或“行政渎职”的风险。 主营重组迷局“各说各话” 当媒体点破万东医疗股改面临的难题后,万东医疗、北药集团、博奥生物纷纷应记者之邀作出解释,从8月下旬至9月初,有关万东医疗股权过户及主营重组情况的文章连篇累牍。初始各方还算冷静,继而火药味越来越浓。其中,又以博奥生物的“重要说明”和万东医疗的“公开信”为盛。如果说“重要说明”是双方矛盾达到沸点的导火索,那么“公开信”就是3年来双方不和、磨擦、龃龉直至内讧的总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