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药品器械 查看内容

民族医药产业化存在困难 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2007-7-2 08:41| 发布者: 生活编辑| 查看: 76| 评论: 0|原作者: 丁铭|来自: 经济参考报

  民族医药产业化缺少龙头企业带动。以蒙医药为例,当前发展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据了解,目前专业的蒙药生产企业全国只有五家,蒙药行业产值也不过二亿元。

  记者从国家民委获悉,为了解决民族医药产业化开发所面临的困难,国家十分重视少数民族成药产业的发展,积极支持对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

  近年来,国家组织对藏、蒙、维、傣、苗、彝等19个民族的83种医药文献进行了发掘整理,其中,羌、侗、仫佬、毛南等少数民族的医药文献发掘整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

  与此同时,国家还将少数民族成药作为少数民族的特殊需要用品,“十五“期间确定了124家少数民族成药生产企业作为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生产定点企业,享受有关优惠政策。目前,藏药、蒙药、维吾尔药、苗药等56个品种的少数民族成药相继在全国连锁的“少数民族医药专柜”销售。奇正、晶珠藏药、蒙王蒙药、奇康维药、贵州神奇、百灵等一批少数民族成药早已闻名全国,甚至远销欧美。

  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国民族药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转变为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方式,民族药生产企业已达130多家,产品包括藏、蒙、维、苗、傣、彝等六类民族药。民族药生产原料从完全依赖自然到按照GAP标准进行基地化种植;民族药销售从江湖“游医”到按照GSP标准建立药品配送物流体系。

  到目前为止,由卫生部颁布的民族药标准有藏药、蒙药、维药,加上2002年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的地方标准转国家标准的民族药品种,已颁布的民族药国家标准共计1100多种,其中药材300多种,制剂近900种。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