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入WTO后,跨国药企的转移生产和委托加工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原料药产品转移给中国企业生产,如美国辉瑞公司把多个激素产品转让给上海医药集团生产;阿斯利康公司已停止生产原料药,转而向中、印采购;默克公司、日本第一制药等也纷纷与中国医药企业进行相关合作。转移生产给中国医药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订单和利润,更重要的是国际规则、先进的仪器设备、环保、安全和质量理念以及专利保护意识等,这将有利于提高我国医药行业的竞争能力和国际地位。 中药“出海”的瓶颈问题让中药走向世界,既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使命。中药界的开拓者们无不希望中药国际化。可源起我国的中药国际化却面临一些瓶颈问题。业界公认,中药企业国际化有两个瓶颈:一是标准,二是资金。 目前欧美的中药市场才刚刚起步,中药药理标准和西药是两个不同的体系,而且中药传统的作坊式生产方式导致缺少统一的质量控制标准,让不少欧美消费者难以接受。日本企业很早就看到这个问题,开始用西方药理标准来研发中药,而且采用大规模生产的方式。如此一来,欧美中药市场被日本货占据一大半,“中药日本造”令许多中国中药企业寝食难安。 另外一个障碍是资金问题。在美国销售的中药都需要通过FDA认证,而要让一种中成药通过美国FDA认证,需要至少10亿元人民币。这笔费用,即便对于中国最大的中药企业而言,都难以承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