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药品器械 查看内容

药企国际化要闯几道关.

2007-10-25 16:34| 发布者: 生活编辑| 查看: 57| 评论: 0|原作者: 张勇|来自: 北京晚报

妇科用药第一品牌”,进入AOBO体系后,金鸡家族系列产品风行海内外。

  我国加入WTO后,跨国药企的转移生产和委托加工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原料药产品转移给中国企业生产,如美国辉瑞公司把多个激素产品转让给上海医药集团生产;阿斯利康公司已停止生产原料药,转而向中、印采购;默克公司、日本第一制药等也纷纷与中国医药企业进行相关合作。转移生产给中国医药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订单和利润,更重要的是国际规则、先进的仪器设备、环保、安全和质量理念以及专利保护意识等,这将有利于提高我国医药行业的竞争能力和国际地位。

  中药“出海”的瓶颈问题让中药走向世界,既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使命。中药界的开拓者们无不希望中药国际化。可源起我国的中药国际化却面临一些瓶颈问题。业界公认,中药企业国际化有两个瓶颈:一是标准,二是资金。

  目前欧美的中药市场才刚刚起步,中药药理标准和西药是两个不同的体系,而且中药传统的作坊式生产方式导致缺少统一的质量控制标准,让不少欧美消费者难以接受。日本企业很早就看到这个问题,开始用西方药理标准来研发中药,而且采用大规模生产的方式。如此一来,欧美中药市场被日本货占据一大半,“中药日本造”令许多中国中药企业寝食难安。

  另外一个障碍是资金问题。在美国销售的中药都需要通过FDA认证,而要让一种中成药通过美国FDA认证,需要至少10亿元人民币。这笔费用,即便对于中国最大的中药企业而言,都难以承受。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