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药品器械 查看内容

药企国际化要闯几道关.

2007-10-25 16:34| 发布者: 生活编辑| 查看: 58| 评论: 0|原作者: 张勇|来自: 北京晚报

  对于标准问题,觉醒中的中医企业正在改变,并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如大力推行GMP、GCP、GLP、GSP等质量规范,实施严格的GMP认证制度。一些中药企业也主动使自己的产品标准化。同济堂在这方面的探索颇有代表性。10月20日,同济堂和美国药品评价机构信纳克医学研究中心在北京发布了第一个按照国际通行药品验证标准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标准,对传统中药进行的全面循证医学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验证的结果,该结果显示,根据苗族医药配方生产的仙灵骨葆胶囊能明显调节骨代谢,提高骨密度,对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确切疗效。据悉,该研究结果将于明年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

  对于资金问题,除了通过上市融资外,不少企业采取与境外企业合资等方式,也有的企业直接引入投资。如李嘉诚先后为上海中药制药一厂、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州白云山中药厂注入资金,使之分别成为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和记医药投资有限公司和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并拥有大量资金冲击国际市场。

  据悉,我国医药行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不乐观,虽然从数据上来看,我国的药品出口量在逐年增加,但是出口结构不尽合理。以2005年的数据来看,出口药品仍以原料药产品为主,全年西药原料药出口达79.0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7.26%。以生命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医药产品出口比例较小。这样的原材料为主的出口结构预示着我国的药业如果不主动调整,增加技术含量的比例,那么我国的药业很有可能沦为外国制药企业的原材料产地,承受巨大的技术逆差压力。

  贵州同济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航说,“我国药企走国际化的道路是生存的必须,也是发展的必然,也有很多有实力的药企先后尝试过以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自己的国际化进步。”如出口、海外上市、与外国药企合作等。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