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整合之需 在美国东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整合营销传播中心总经理张默闻看来,这种国内及“内外”药企之间并购潮的层出不穷是“企业之痛”,但同时又“痛并快乐着”。 “美国的药企数量不足中国的1/10,但却都很规范,相比而言,我国的药企数量过多,处于低水平的徘徊、重复,产能过剩等情况也越来越严重。与此同时,随着药企们经营不善、资金短缺的情况逐渐加重,有关部门也有意推行行业整合。”张默闻分析认为,尽管有些无奈和不愿,但并购却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必然之路。王航则认为,一个成功的并购应该是双赢的。 “对于被收购者而言,从收购者那里得到了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撑,以及更多的市场运营模式和销售机会,借助这些优待条件,被并购的企业就能攻破自身难关,取得跃进式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做出并购决策的一方,出于扩大自身生产能力、发展更多市场或者是由于自身的发展需求等等理由,向适合自身需要的其他同行企业伸出合作之手。通过合理收购,不仅能以比较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回报,以很短的时间打入目标市场,还能以合并合作的方式节省大量开发新药和研究产品的成本,完善企业的产业链条,从而得到更多的利益。 “以最近一两年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并购案是建立在双方对于彼此的技术、产品、管理方式或者其他优势有着互相需要和补充的基础上,是基于彼此的需求和合作的目的而开展的并购活动,在互相联合的同时又相对保存原有品牌的独立性,成功率是比较高的。”王航表示。 注重研发乃发展大势 药企间的并购行为由盲目转为理性,由资本决定一切变为产业链整合之需和寻求双方互补,这的确是中国药业逐渐走向成熟的可喜变化。 面对这一现状,有分析师预言,“今年末到明年,会有更多的中小医药企业因为生存的压力而加入到寻求资本合作的行列。”张默闻也认为,并购的风潮短期内不会止住脚步。“中国医药产业如今正处于整合期,今后,药企之间的并购将更加紧密,更加精细化和品牌化,人才争夺也将更加激烈。” 目前,一些医药并购派系在医药产业领域已经形成一定规模,随着中国医药产业集中度的逐渐提高,这些医药并购派系将形成未来中国医药产业格局的雏形。“未来的中国药业,将形成如美国那样的优势集中的几大医药集团,它们的研发队伍、流通渠道、营销水平将是得天独厚、无可复制的。” 但在向这一目标不断迈进的过程中,一个问题愈发突出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