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指出,就目前中国医药企业的并购而言,大多是通过资本重组,实现企业规模扩张、市场份额增加等短期目标,很少从提高药品研发能力的角度考虑。而当企业的生产组合受到生产技术限制时,企业的规模效益就不会随着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仍旧不断扩大规模,很可能造成规模过大,内部机制难以协调,企业经济效益会出现迅速递减。 “诸如美国一家药企一年的研发费用几乎等同于我国药品行业一年的全部销售额。”张默闻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目前我国药企的研发力量普遍赶不上美、德等发达国家,其原因首先在于对药品研发的不重视,其次还缺乏健全的研发机制。“但研发力量和水平恰恰是我国药企在今后的并购当中能否掌握主动权的关键所在,这一点需要引起广大药企的重视和思考。” 药企并购的若干模块 ●模块一:业外巨子+业内巨头今年6月16日,联想控股有限公司以8.7亿元的价格成功收购石药集团100%的国有股权,标志着联想开始全面进军生物医药领域,使备受业界关注的联想并购石药事件终于落下帷幕。 近年来,一些光彩夺目的IT巨子开始筹划染指医药行业。联想就是其中的积极探路者。联想认为,医药产业是河北的支柱产业之一,石药已经发展成为全球专业的原料药供应商,其维生素C年生产能力达到了30000吨,是全球最大的维C生产基地,青霉素工业盐年生产能力达到15000吨,居全国第三位。特别是政府已经制定的中国药都规划,对石药的发展是个长期利好。 为了使石药集团有限公司调整产品结构、抢占国际高端医药市场、提高创新能力,实现国内一流、进军世界500强的战略目标,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决定引入战略投资者,将石药集团打造成产品结构趋于合理、科技水平行业领先、经营理念先进、品牌国际知名、极具竞争力的综合性制药公司。这样,联想与石药一拍即合,成就了本年度受人瞩目的并购大案。 这种并购模式既承载了业外巨子追逐医药的梦想,也承载着原有品牌飞跃提升的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