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药品器械 查看内容

百年药企联合营销:上市+并购

2007-11-21 16:15| 发布者: 生活编辑| 查看: 35| 评论: 0|原作者: 崔看看|来自: 慧聪网

    “同心而济天下。”创办于1888年的同济堂,和同仁堂一样百年的历史和其留存至今的文化意义,已经将它们变为了一个代表医药文化,甚至是代表中国文化的符号。 

    然而,同济堂、同仁堂这两个百年老字号药企的招牌,仍然只是个案,中国2900多家药企,大多还处于取得生存权的状态。而类似同济堂这样颇具地方特色的医药领域的大型企业,这些年也一直在寻求资本合作的道路上艰难跋涉。 

    而上市和并购将是现在以至今后很长时间内中国整个医药行业发展的趋势。在上市方面,尤其是成为境外资本,同济堂走在了所有医药企业的前面,而从整合与并购上看,目前知名药品产地内蒙古、新疆、西藏都已组建或正在组建医药企业集团,而从近两届药博会的招商情况看,官方正在推动民族制药企业的结盟合作。 

    资本竞逐下的联合营销 

    同济堂于2007年3月16日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这是我国首家在纽交所上市的中药企业,中国传统中医中药与现代资本市场的结合,将有利于把中医中药带给美国以至全球的投资者和消费者。 

    半年后,同济堂以1.5亿元并购贵州老来福药业,成为医药行业有史以来金额最大的一笔收购。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并购将拉开贵州药企大规模整合的序幕,而根据发展需要,同济堂今后还将对贵州一些特色药企乃至特色行业进行渗透。 

    事实上,贵州药企联合的想法由来已久。上世纪90年代起,政府就已开始通过普查药业资源、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对此加以推动。但政府的推动却面临诸多阻力: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企,政府主导比较容易联合;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联合后企业“谁掌权、谁控股”等种种现实矛盾,使得实施联合的难度加大。 

    并购困局仍存 

    药企行业60%以上是民营企业,并存在着企业多而小,资源浪费,重复投资、研发、建立营销网络的现象。例如目前在贵州全力打造的苗药品牌,目前竟有73家生产企业,看似“众人拾柴火焰高”,实则质量控制难以保障—如果一家苗药出现负面新闻,整个苗药的品牌都会受到“连坐”。此外,许多医药企业缺乏独家的优势品种,只能在一些技术含量低、档次不高的常规药品市场中进行恶性竞争。而由于产业配套体系不完善,大部分制药辅材仍然需要从外地购进,导致药品成本居高不下,药品利润率难以保障。 

    目前国内药企仍较分散,需要整合几家或十几家具有代表和引导性的大型集团。而在促进中小企业向产业园区聚集的基础上,政府应顺应趋势做好引导扶持。企业联合需要到资本市场寻找资金,为改善融资平台,政府未来有必要成立药业方面的风险投资公司。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