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助推利润增长 “像上海医药这种医药流通企业,在医改中是最先获益的。”国联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洪阳对记者说,“假如说原来是10块钱,每家分一块,现在是所有都给它了。虽然总体成本压低到8块钱,但它还是多挣了。” 医改的一项主要工作是压缩流通领域的费用率,目的是使大型医药流通企业能在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减少流通环节,从而降低药价。 目前我国医药的营销方式主要是靠一些零售企业或个人向医药推销药品,医药流通企业大约有1.2万多家,市场比较混乱。国家希望大型医药企业对市场进行整合,把市场份额更多地集中到大型的医药流通企业。 上海医药作为仅次于国药控股的我国第二大医药流通企业,医改后上海医药的市场份额还会进一步扩大。由于减少了流通环节,上海医药的毛利率可能会获得一定的提升。 宋晗对记者说:“药价高是流通环节费用率太高造成的,国家对民生非常关注,医改是为了让老百姓都看得起病。原来从生产厂商到终端要经过四到五个环节,中间会有30%-40%的加价。现在希望一两个环节就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就能压缩一定的费用。” 估值方面,洪阳认为,医药行业今年刚刚复苏,明年会有一个稳步增长的过程。但医改对企业具体的影响还有待时间观察,应该保持谨慎的态度。“医药流通这个行业是不太赚钱的,虽然能够保持赢利,但利润很低。虽然医改带来了变革的机会,但企业的增长率不会太高。” 中信建投陈含芝认为,上海医药很可能成为上药集团整体上市的平台。公司内涵式增长将驱动未来业绩攀升。预计公司2007~2009年净利润将分别同比增长167%、30%和25%,分别实现EPS0.40元、0.52元和0.65元。按照2008年预测业绩45倍PE估值,目标价位23元,目前股价具备足够的安全边际,给予“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