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药品器械 查看内容

冬季降压药调整三大原则

2007-12-21 11:53| 发布者: 生活编辑| 查看: 126| 评论: 0|原作者: 余振球|来自: 人民网-生命时报

    严冬将至,门诊高血压患者明显增多,尤其是老病人。常有患者问,夏天我吃这些药,血压保持得很平稳,可一入冬,血压常常升高或忽高忽低,是不是该换药了?

  临床大量证据表明,高血压病人血压值在冬、夏季有显著差异,冬季血压较夏季难以控制。因此,高血压病人在冬季应注意降压药的调整,以避免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冬季降压药调整的原则有三:一是根据血压水平、靶器官损害和其他危险因素综合调整降压药物;二是高血压病人冬季药量要比夏季大;三是强调小剂量联合降压,如果某种降压药物已达最大剂量,应加用另一种降压药,而不应继续增加剂量,以免增加其不良反应。

  冬天可以加用哪种降压药呢?临床上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用。冬季天气寒冷,血管收缩,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增加,而钙离子拮抗剂能抑制心血管肌膜钙离子的活动,从而使血管扩张,导致血压下降,且有显著持久的降压效果。β受体阻滞剂则不仅能降血压还可以减慢心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能使交感神经对血管的控制减弱,可以对抗寒冷刺激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从而使血压下降。

  需要强调的是,冬天高血压患者有两类药慎用:一是利尿剂,冬季人们的饮水量相对减少,若大剂量使用利尿剂,人体大量失水,血液高度浓缩,血液黏稠度增加,会增加中风的风险;二是镇静剂,许多患者血压升高时,常伴有精神紧张,需使用适量镇静剂辅助治疗,但若使用大量或强效镇静剂,如氯丙嗪、水合氯醛等,会使血压短时间内急剧下降,从而诱发中风。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