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加黑”易主悬而未决 去年10月25日,拜耳和东盛科技在北京签署并购协议,将所拥有的抗感止咳类西药OTC业务(包括“白加黑”感冒片、“小白”糖浆、“信力”止咳糖浆三大非处方药品牌、相关生产设施和全国销售网络)转让给拜耳医药。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历时将近一年,这项涉及金额近13亿元的中国制药业第一单外资并购案于10月11日才最终获得商务部审查通过,此时距离该并购协议的有效时限已不足15日。11月19日,东盛科技公告称,与拜耳医药签署的“白加黑”交易协议的有效期已经届满,目前公司仍在和拜耳医药协商关于延长协议终止日的相关细节问题。而对于已走完一切关键批准程序的“白加黑”交易,至今却仍然没有下文。 华润接手三九重组 12月18日,三九集团网站对外公布:免去孙晓民同志的三九企业集团总经理、党委书记职务;三九企业集团领导班子交由华润集团公司党委管理。伴随着赵新先继任者孙晓民的离去,三九集团高达102亿元的债务重组也接近尾声,三九医药的清欠尘埃落定。“999”——这个长期占据中国医药第一品牌的商标,已由三九集团转让给上市公司三九医药抵债,清欠完成后,三九集团这个倾注了赵新先全部心血的昔日庞然大物,只剩一纸空壳。而同属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的央企华润集团,则全面接手三九集团,并如愿以偿地获得了三九集团最为优质的资产三九医药。 《药品召回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12月1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药品召回管理办法》,并于公布之日起施行。药品召回是指药品生产企业,包括进口药品的境外制药厂商,按照规定的程序收回已上市销售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药品召回分为主动召回和责令召回两类。为了鼓励企业主动召回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办法》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增加了对积极履行召回义务的企业减免处罚的条款,但不免除其依法应当承担的其他法律责任。 在我国,药品召回管理一直是个空白,早在2000年“PPA事件”发生时,就有许多要求国家出台药品召回制度的呼声。之后,“齐二药”假药案件、“欣弗”劣药事件等一系列药品安全事件的相继出现,使出台药品召回制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过期药回收期待燎原 我国《药典》规定,药品一旦过了有效期,就成为劣药,从严格意义上讲,过期药品已经是一种医疗垃圾。而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八成左右的家庭都存放有过期药品。对此,广州白云山中药厂率先尝试药品回收,表示“但凡我厂生产、保持完整包装的药品,均可免费更换。”尽管只是“星星之火”,但人们却亟待看到建立药品合法回收机制的燎原之势。而要想让这一措施成为一种机制,除了药企的努力,还有赖于包括政府管理部门在内的各方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