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药品器械 查看内容

新税法为本土医药企业带来契机

2008-1-26 16:07| 发布者: 生活编辑| 查看: 31| 评论: 0|原作者: 厉刚|来自: 搜狐网-中国医药报

    主流媒体用六个“有利于”来概括新税法带来的积极影响,其中把“有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排位第一,可谓抓住要害。研发能力低下一直是阻滞我国传统产业发展的根本症结,在医药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

    此次新税法在资金助力、技术转让和市场培育等诸多层面发力,剑指企业自主创新的命门所在。由创新入手优化税收和资源再分配机制的努力,也为本土医药企业新药研发带来绝好契机。
 
    制约新药研发的首要因素是资金缺乏,此次新税法在税率额度方面的一系列减免举措尤为引人注目。诸如“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取得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所得税,而老税法对技术转让所得只给予30万元的免征额”等规定,是国家送给企业的真真正正的“创新红包”。即便不是高新企业,新税法对于创新同样给予极大的支持。

    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研究开发费用的150%加计扣除。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可以使用这样一个更直观的算法:某制药企业每年用于研发的费用大约为300万元左右,由于未达到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企业只能按2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按照以往研发费用按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的规定,企业可节税40.75万元(300万×50%×25%);而按照新税法150%加计扣除的标准,则企业可节税110.25万元(300万×150%×25%)。将这部分节余资金累积投入到企业创新活动中,对于部分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于企业培养和稳定高科技人才大有裨益。
 
    固资金之本,开资本之源。高新技术风险资本市场尚处于培育阶段,风险资本供给严重不足,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新药研发方面都处于投入困境。新税法有关“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按投资额的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在继续尝试缓解企业自身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

    按专家的说法,这一规定“将企业外部的资本力量吸引到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中来,增加了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主体,也体现了政府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此外,“两税合一”的措施,不仅可实现税收公平等若干目标,为所有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经营环境,同时还为本土制药企业、自主研发品牌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广告费用是提升自主品牌形象的重要支出,外资药企过去基本是全额税前扣除,而本土企业有比例限制,新企业所得税法统一规定了税前扣除比例,使得本土药企可税前列支的广告费有较大幅度提高。
 
    可以从不同层面探讨新税法带来的影响,但这些影响似乎都脱离不了推动创新的内涵。资金加固,技术转让,小型微利企业减负,统一税制……新税法几乎锁定了企业创新活动的全过程,将事前鼓励与事后优惠相结合,从各个环节刺激企业创新,让企业在成为最大受益者的同时,也成为新药研发的主体。这一轮由新税法引发的医药产业结构性调整,注定不会是“短暂性反应”。政策之于产业发展的导向性作用,随着本土药企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将在此次新税法实施的过程中显露无遗。(厉刚)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