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目前已经成立了发改委、卫生部牵头的领导小组,而且已经开始运作了,并且,从目前的形势看,这个小组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比如,关于医疗改革上政府应该投入多少的问题,就不是发改委、卫生部任何一个部门可以说了算的,需要财政部也进行讨论。再比如,医疗中的药品从生产、流通、使用环节需要经过发改委、药监局、卫生部的管理。协调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全国整个医院系统使用抗菌素的比例从75%降到了50%左右。这就是我们可以眼睁睁看到的一个事实。这个协调领导小组把医疗、社保、药物、公共服务都纳进去了。 药品招标“综合分”高者得 记者:药品价格为何越改越贵?医改方案在这方面是否会有所突破? 林曙光:我参加了“国家基本医疗目录”的制定工作。为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做好基础工作,比如基本药物目录的建立——由专家来挑选一些有实际效果的、便宜的、质量好的药物,再通过招投标的公平方式,定点给大的药厂去生产,然后通过大的医疗公司进行配送,减少药物生产成本,减少流通领域的成本,最后让老百姓受惠,药品的价格就会明显降下来。现在全国已经准备进行这样的改革。另外,国家还有各种各样的措施,我相信老百姓很快就体会到药品价格的下降。 记者:药品招投标几乎都是价低者得,您怎么看? 林曙光:药品价格也是医改的核心重点内容。我也赞同,药品招投标不能单纯地依靠低价格的标准,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单纯依靠低价格的标准),而是要对药品的招投标都进行综合的评价,比如质量、生产单位、售后服务等。我建议,从机制上产生打分制——根据不同方面的不同权重进行打分,不要只是价低者中标,而是综合分最高者得。另外,打分者应该是政府,但政府本身并不了解,所以要依靠一批专家,比如临床医生、药师等专家。 广东会争当医改排头兵 记者:广东会争取成为医改试点么? 林曙光:医改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承诺给13亿人口一个医疗保证,很大的目标,必须耐心、积极配合,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实现。陈部长给全国人大作的报告,2010年初步建立体制,2020才能比较全面建立体系。 广东会争取成为这个试点,因为广东有这个条件。比如,新农合的试点就在广东,目前广东新农合的覆盖已经达到89%。广东省政府、广东医疗机构、卫生部门愿意做这种排头兵。我相信进行医改的话,试点很可能会选择广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