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医药讯:2008,在这个非比寻常的年份,中国医药经济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但仍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或可左右医药产业的走向。 在新医药体系即将来临的2008年的首日,《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新《制药行业水污染排放标准》等多个医药相关法规将会生效。 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对国内医药工业上游产业,尤其是原料药产业将产生洗牌效应,一些原料药生产企业目前已经面临搬与不搬、搬到哪里的困惑。中药饮片品种多、炮制过程复杂、生产设备普遍落后,对于那些有缺陷的企业来说,实施GMP困难较大。 另外,可能在2008年试水的医疗体制改革将直接影响整个医药经济的发展。可以预期,在新医改模式下,医药产业格局将继续演变。药价下降将是持续趋势,酝酿中的药价改革将带来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 与中国医改的整体方案相配套,目前酝酿中的药价改革将有几项重点。不仅仅是纳入政府定价范围的药品将会增加,控制流通环节加价率成为今后药价改革另一个重点方向。 目前发改委希望彻底改变目前的药品价格体系,从对最高零售价这一终端药品价格的控制,转向药品上游价格控制,通过标明药品的出厂价格将价格进一步透明化。一旦医改方案正式出炉,配套的药价改革时间表也将随之配套推出。而药价体系对于制药企业和流通企业来说,犹如一条敏感的神经,任何风吹草动,都或将引发整个产业风生水起。 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如《反垄断法》和两税合并新政将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或许将意味着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新排污标准:环保深坎 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起草的《制药行业水污染排放标准》2008年1月1日起生效。与此同时,该局政策法规司编制的制药行业的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名录也在筹备当中。 这些政策的施行,将促使国内制药行业大部分企业面临环保设施方面的整改,对于原料药企业的影响更大。中国化学制药行业协会预计,制药工业将为该标准投入数百亿元环保资金。 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环境标准处处长周凤保在化学工业制药协会2007年11月就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所作的报告上表示,依照新标准,新建(改/扩建)制药企业或制药设备将于2008年7月开始强制执行新标准,而现有企业或设备也必须于2010年7月1日起,向新建(改/扩建)标准看齐。 新标准若在2010年全面实施,我国发酵类制药企业部分代表性药物在产量不变及产量增加20%的情况下,COD的排放量将由2005年的157177吨降至2010年的26209吨及31451吨,削减量分别为83%及80%。 由于制药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7%,而污水排放量却占到2%,制药行业成为国家环保规划重点治理的12个行业之一。今年3月,在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6066家工业污染源重点监控企业中,医药企业占到117家,以发酵类原料药生产企业居多。在节能减排上,国家对制药企业的要求日趋严格,企业唯有从根本上以技术创新解决环保难题,方能继续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