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GMP:规范到底 面对2008年1月1日前国内所有中药饮片企业必须通过GMP强制许可认证的规定,国内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进行了多方准备,各地药学会也在积极协助企业度过难关。 由于政策规定,未在规定期限内达到GMP要求并取得《药品GMP证书》的相关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一律停止生产。今年下半年,广东省药学会组织的中药饮片GMP培训班,企业积极性都很高。 与化学药生产企业相比,我国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实施GMP的历史非常短,只有二三年时间。饮片的生产与化学药不同,有自己独特的炮制工艺,生产过程比较复杂。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中药饮片的炮制规范是各地各法。目前《中国药典》中有明确炮制标准的药材仅占全部药材的2.7%,而各省、市一般又有各自的饮片炮制规范,经常造成同一饮片其名称、制法及工艺各地差别较大,有的甚至相互矛盾。此外,工艺参数和生产操作规程(SOP)也是各地各法。 众所周知,GMP对产品生产设备、储藏设施要求都比较高,但目前我国饮片生产企业不少还停留在手工作坊阶段,设备设施简陋,没有配备相应的高性能的检测设备,药品的质量稳定性得不到保障。另外,GMP要求中药饮片企业要建立与质量保证体系相适应的组织机构,要配备与饮片生产相适应的管理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而目前我国中药饮片企业的员工普遍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大多按传统方式操作。 到目前为止,全国近千家饮片生产企业中,通过GMP认证的大约占应认证企业的十分之一。 但是,对药品进行GMP认证是国际准则,中药饮片也不例外。认证期限目前没有后延的迹象。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宋民宪认为,实施GMP是规范中药饮片生产、提高质量的治本之策,必须坚定地推行下去。 认证可以淘汰那些小作坊式的饮片加工企业,推动整个饮片行业向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促进规范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企业的成长,逐渐实现中药产业的现代化生产。 不过,从当前情况看,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认证初期,业内对于中药饮片项目的投资或扩产,将出现一段时间的谨慎期。 两税合一:超国民待遇行将终结 税制改革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能同时牵动本土医药企业和外资医药企业的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中国长达20多年的内、外资企业税负分制时代宣告结束。 这部历经10年酝酿的企业所得税法,将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率统一为25%。专家分析认为,这对于对外开放较早、外资企业众多的医药行业将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朱长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两税合一对外资企业来说影响不大,对内资企业来说意味着公平、公开的环境。一方面,国内医药工业税负减轻后,可以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外企不再享受特殊优惠,从心理层面来讲,也有助于民族医药企业放下包袱,做大做强。 不过,当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税负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时候,内资企业也就没有了做不过外资的借口。朱长浩认为,内资企业应该把省下来的资金投入到医药科技研发中,以此为契机提高内资医药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