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6月16日消息: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药材和用药方式,耳熟能详的就有苗药、蒙药、藏药等。 海南药厂云集,但做黎药的意识却不强,海南现在生产的几种品牌药品,如荔花鼻窦炎片、裸花紫珠片、肠胃康等都是地道的黎药品种,但却没纳入民族医药管理范畴。 “2006年我随海南医药代表团去贵州考察。贵州苗药产业做的非常好,一年产值约达40个亿。“苗药”的百余品种中有三分之二拥有专利,而且能用现代医学语言来阐述医理;相比之下,海南的黎药阐述黎药医理的工作才刚刚起步。” 海南医学院药学系主任刘明生教授的贵州之行,给他带来了极大的触动,同样都是民族医药,苗药为什么能发展那么好?作为省政协委员,刘明生带领“黎药抢救和发掘课题组”对黎族医药资源作了深入调查研究后,于2006年给省里提交的一份政协提案中提出,拓展黎药发展空间,首先就要树立自己的品牌意识,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产权,用现代科学的理论阐明黎族医学的机理;用现代科技完善传统药剂的炮制加工,走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之路。” 海南岛热带药用植物生长的环境极为优越,与岛外相比,如槟榔和益智药材质量明显优越。海南虽然具有得天独厚的药材种植条件,但是规范化(GAP)的药材基地却屈指可数。据了解,五指山市水满乡种植了很多品种的黎族药材,但主要是以旅游开发的形式进行,草药品种较多,但每种药材的种植却较少量。 “没有大规模的种植,黎族草药仅凭现有种植的资源,根本就不可能支撑大型产业化‘黎药品种’生产。”对此,刘明生提出,“选择那些在实际中有显著疗效的药材来种植开发,通过建立GAP示范基地,不仅能满足药厂开发生产所需要药材,也会加快我省黎族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关链接 黎药的用法 黎族同胞用药方式简朴,对于急症如骨折、毒蛇咬伤等,多数为鲜品用药。只有少数具有季节性的草药才需采集晾晒炮制。黎药的使用主要分为内服与外用两种。 内服药有煎水内服、煎水冲酒内服、鲜品榨汁内服和泡酒内服之分。如治疗感冒发热,可采用黎茶(五指山茶)洗净,放入土罐中加水煎后内服。治疗大腹病(包括肠寄生虫、疟疾脾肿大),可用槟榔果煮水内服或用苦楝根皮煮水服用。对于跌打损伤,可用熊胆汁冲酒内服,治疗疟疾发热,可用鲜青蒿榨取药汁服用。 外用药分为外敷疗法、熏洗疗法、熏蒸疗法、佩药疗法等十余种。外敷疗法多用于对疮疡疾病的治疗。外敷常选用草药的果实、全草、根块捣烂入药。 熏洗疗法以数十种植物合齐,药量大,用大锅煎出药水,放于大盆里,盆上架上长板凳,患者服上一大碗药后,坐于板凳上,用草席围身,任药水的蒸汽蒸蒸而上,直到药水温度降到能洗浴时,即用药水泡浴全身,本法用于皮肤病可杀灭细菌,用于风湿病可通筋活络,用于肾炎水肿可通过出汗而消肿。 熏蒸疗法用燃烧药物的烟气或煮药的蒸汽熏患处,以达到治病的目的。此法常用于治疗外伤,如骨折、扭伤等。 佩药疗法是黎医独特的用药方法。选用芳香的药物如香茅、沉香或降香,用红布包裹,用药色丝线串线扎紧,让患者佩带于胸或腰等部位。其芳香气味可提神醒脑,振作精神,达到医疗保健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