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药品器械 查看内容

全球服务外包浪潮驱动 生物医药研发新版图

2008-8-8 10:53| 发布者: 生活编辑| 查看: 40| 评论: 0|原作者: 萧遥|来自: 搜狐网-第一财经日报

  来自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的一份报告也表明,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业务有进一步向我国转移的趋势,上海、北京等地区生物医药外包业务继续快速增长。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上海浦东新区生物医药外包服务业产值由2004年的2.2亿元增到2007年的21.4亿元,增速将近10倍,目前,已有300余家各类生物医药企业落户位于浦东新区的张江药谷。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国本土研发人员不断提升的科研及临床试验能力,正成为跨国生物制药公司向中国转移研发环节的重要因素。辉瑞制药公司全球研发副总裁、亚洲研发总裁杨青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跨国医药公司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成本因素固然重要,但并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毕竟中国的人力资源成本及商务成本也在不断上升。

  对此,温德尔·巴尔也深表赞同,尽管他始终不肯透露即将启动的合资企业是否已经开展承接全球订单的谈判,但他也毫不讳言,该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目标是“成功(be successful)”,未来将拥有一批逐渐壮大的客户群,包括已经进驻中国的跨国制药、生物技术和医疗器械公司。

  “我们的服务对这些公司意义重大,这些公司希望进入中国迅速扩大的医疗保健市场,利用病患人口众多这一条件进行全球试验,并分享其庞大的研发外包人才库。”温德尔·巴尔说。

  跨国医药公司加速中国研发

  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撰写的一份报告中也指出,目前医药行业的外商投资,已经呈现由简单的加工、分装向上下游产业延伸的特点,为降低生物医药的研发成本,跨国制药企业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向我国转移研发环节的步伐明显加快。

  “各大跨国制药公司都希望真正分切中国的市场蛋糕,尤其是针对中国的病患研究、开发特有的药品,这也是我们与本土CRO企业进行长期合作的原因,”杨青说,“像药明康德,他们不仅科研力量优秀,也非常尊重知识产权的保护,跨国公司希望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这样的企业进行研发项目外包。”

  事实上,在与本土CRO企业加强合作的同时,跨国医药巨头也通过设立研发中心来加速拓展中国市场的步伐。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等跨国医药企业都不断增加在中国的研发投入。

  原阿斯利康中国区副总裁伍立杰(James Ward-Lilley)日前对本报记者表示,阿斯利康将按照既定计划,在浦东张江地区建立一个工业园区,包括研发中心,并且整合销售、管理等其他项目元素。

  “我们希望在中国进行一些早期的研发,业内人士都清楚,新药一般会先在美国、欧洲等地先上市,但若能使中国早加入到全球的研发的一环当中,就能缩短研发与上市之间的时间。”伍立杰说,“加快研发的进程,不仅能尽早给病者带来好处,还能保证在中国的专利时间。”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全球专利药近年专利保护期相继到期等原因,跨国药企必须加大新药研发力度并展开错位竞争。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或进行服务外包,则是其加快新药上市时间的“撒手锏”之一。

  对此,黄秀美也坦言:“时间就是竞争法宝,如果你在中国的速度慢了半拍,在全球研发体系中自然也就落后于他人。”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