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药品器械 查看内容

订货单曝药品差价:出厂价1.2元零售最高18元

2010-3-15 09:10| 发布者: 舒云| 查看: 88| 评论: 0|原作者: 张沫摄|来自: 人民网-《京华时报》

  连锁药店

  进货渠道不同

  北京杏林春大药房的连锁药店分布在北京5个区。该药店的冯经理解释称,他们的药是从医药公司拿的货,至于银黄胶囊不足两元的出厂价,“医药公司可没有1块8这个价钱,最起码也要六七块钱。”在这之上,药品还会加上物流配送费、药店的人员和房租等费用,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润,最后形成药店的零售价。

  冯先生认为,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串货”或不索取发票导致的。前者是因为药品厂家给每个省的出厂价格不同,从进货价较便宜的外省拿货,然后在京销售的情况;后者则能让价格里外相差10%左右。

  “进货价格的差异”是冯先生认为造成零售价不同的主要原因,但他也坦言,通常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知名度的药品,进货价格差别不大,在各药店的零售价也相对统一。

  厂家销售

  终端最盈利

  在曝光的订货单的跟帖里,有网友称原来在药店当过会计,“平时买的几十元钱的药,进价才几块钱。”也有自称“做医药这行”的网友表示,曝光的订货单利润“还不是很高的”。

  面对以药店身份咨询的记者,中智方面的销售员说:“你们终端赚的最多。我也跟你直说好了,比如3块钱的东西,你可以卖到十几、二十块钱,这是绝对可以的,所以你们利润是很高很高的。”中智药业集团营销部的工作人员称,他们的药在北京铺货并不多,公司的销售模式在调整;正因为没有指定的北京药品公司,所以有时会对药店、个人代理直接发货。

  然而,根据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八部委《关于进一步整顿药品和医疗服务市场价格秩序的意见》规定,目前医疗机构销售药品,严格执行在实际购进价的基础上,顺加不超过15%加价率作价的规定,但不得高于政府指导的最高零售价格。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