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和零售企业抱团 部分药品厂方给补贴 “由于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因此基本药物制度对药店日常经营影响不大。我们会紧跟政策的步伐,严格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加大降价力度,切切实实让老百姓得实惠。”青岛丰硕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洪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我们正在积极与生产药品的厂家合作,目前已经有多家药厂提供给我们销售的一些药品给予10%~15%的补贴,其中50%的费用还可以报销,真正让利给消费者,目前这部分药品大约有200余种,其中有一些是属于‘零差率’药品,我们的目标是能够补齐523种基本药品,和医院、社区药店一样做到‘零差率’销售。”对于零售药店的明天,张洪义显然满怀信心。 尽管如此,零售药店的生存空间被大大挤压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均认为,零售药店要想从困境中突围,应该改变传统单一“卖药”功能定位,从“大健康”角度拓展经营范围。 药店无奈转型“大健康” 拓展产品线多元化发展 眼看着新医改政策扶持的基层医疗机构,即将同零售药店形成的直接竞争态势,许多药店也已开始寻找出路。做多元化的零售企业成为一些连锁药店的共识。 “我们最近尝试推出一些针对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的无糖食品,比如无糖面条、无糖点心,消费者的反响还不错。”张洪义认为,现代药店应该不仅仅是卖药,而是要卖健康,从以卖药为主体逐渐转变提供集保健、疾病预防、合理饮食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因此在保健品等一些以预防为主的健康产品经营上可以大有作为。张洪义还向记者透露,丰硕堂下一步还将增加经营医药和保健类图书,真正营造出“健康加油站”的文化氛围。 青岛众生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晓龙也表示,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探索转型,扩大经营范围,在销售药品的同时,会更多地引入化妆品、保健品、小型医疗器械和便利服务。从老百姓的需要出发,转变经营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