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非药品零售市民叫好 加大非药销售比重成共识 “据我了解,南方一些城市的零售药店的非药品销售额目前已经占到了40%甚至更多,如今岛城许多连锁药店,目前也呈现出药品销售比例少、非药品销售比例高的特点。我们也希望能在未来两三年内达到这个比重。”姜晓龙分析,将来发展方向应该是大健康概念下的多种业态并存。如增加妇婴用品、保健品、医疗器械、慢性病人护理用品,还有美丽产业,如药妆店。这些商品都属于群众自付费用于提高生活品质的类型,同时又不在医保范围内,未来这部分需求会放大。 面对零售药店向“大健康”方向悄然转型,消费者的反应又如何?记者昨日采访了药店里的一些消费者,对于岛城零售药店的悄然转型,消费者大都表示理解和期待。家住小港附近的陈阿姨称:“药店增加经营项目是件很好的事情,有时候买药的时候也会看看有没有适合家人食用的保健品,像血糖仪等家用医疗器械甚至一些日用品都能顺便买到就更好了。” 市南区12家社区医院 启动基本药物制度 本报讯(记者 赵王月博) 日前,市南区辖区内12家公立社区医院正式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率销售后,市南区通过专网对药品价格和实行零差率销售前后每一品种药品价格变化情况进行了公示。 据市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南区先期已经对辖区内的公立基层卫生机构的大夫和中层医护人员进行了培训,并对现有药品库存按照国家基本药物、省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等3类进行了盘点,在每家社区都下发了国家基本药物、省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目录,同时规定库存目录药品于2010年9月前用完,不准购进新非基本药物,并协调其他商业机构,将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内缺少的药品进行对接,对12家卫生机构专网进行了价格统一维护和调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