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药品大有可赚 小王介绍,一些大的中药厂家,如果不考虑返点因素,药品的出厂价和零售价往往只相差两三元钱,盈利空间相当有限。于是便会冒出来一大批的跟随产品,大都是与大厂家同城的作坊式小药厂生产。 这些跟随品由于原材料质量差,生产工艺简陋,成本比大厂家的要低很多,质量也没法保证,“同一亩地的药材,价格上都有高低,更别说一些小厂的原材料根本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大厂家灭菌打丸制粒造出的产品,小作坊雇几个人也能搓出来。”跟随品往往采取和大厂家药品相似的包装、商品名,极具诱导性。 这种质量没法保证的跟随品由于成本低,中间利润高,受到药品代理商和药店的欢迎,销售人员也会极力向消费者推销跟随品。 利益驱使下的促销 “XX(知名)品牌的药品,钱都给广告费了,没必要买他们的,不如看看这个(跟随品),一个地方出产的,价钱差不多。”我们在药店往往能听到这样的劝导。如果你执意要指定牌子的产品,店员往往会面无表情地拿药,例行公事,但当你稍微犹豫,他们会热情地向你推销那些质量无法保证的跟随品。 小王说,药店里大都要求店员每天卖出多少毛利润(药店零售价减进货价),完不成任务拿的工资会很少,因此店员会热情地向顾客推销盈利更大的跟随品或药店“关系户”的产品。一些代理商或销售代表,也会根据销售额直接返利给店员。另外,很多驻店的处方大夫,大都“灵活”地开药,以便完成销售任务或拿到更多提成。 利益驱使下,一些药品开始变得神奇了,“包治百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