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锡城一些药店,一些常用药断了货。业内人士分析,这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有一定关系。有些药品在药店的进价比社区医院销售价还高,从药店里“撤柜”是在所难免的。 ■□现象 部分药品在药店“退市” 据市民大药房业务部张经理介绍,基本药物目录中有80%的药品药店早就经营了,已“培养”了不少顾客。可现在基层医疗机构零差率销售这些药物,亏损由政府补贴,药店就没辙了。如药品爱活胆通,大型药店的进价一般在63元以上,但在社区医院,这种药售价为62元。类似的情况,还有复方地芬诺脂片等;又比如,治疗真菌感染的氟康唑,以前不少药店的销售价格都在40多元,而如今限价只有9.1元。还有一部分药品的利润空间大大降低,也促使一些药店不愿意销售,如复方牛脂肝提取物片,之前药店普遍售价在100元左右,但如今售价还不到80元。 ■□说法 社区医院价格优势显现 药店的主要消费人群为中老年人。他们对于药价颇为敏感,有时哪怕差几毛钱,也要挑便宜的买。一家药店负责人陈先生告诉记者,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社区医院药品价格优势已开始显现,作为药店如果药价比社区医院高,就会失去这部分消费者,店里就一定会停止销售,毕竟同一类药品有许多替代药品。 “我刚刚解雇了一位药师和一名营业员。这两个人现在由一个人做,目的是减少经营成本。”惠山区一家药店的负责人张女士告诉记者。作为小型药店,在价格优势无法体现时,只能通过增加各种延伸服务吸引周边居民,如对药品的使用解释得更详细些,增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等。安镇利民药店负责人倪先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涉足药品零售行业。他表示,药店生存是越来越困难,加上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对于药店来说是雪上加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