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4个多月的严格筛选、评审、论证,广东省第二批差别定价药品价格于9月1日正式对外公布。记者从广东省物价局了解到,包括专利药、国家保密处方药、创新药在内的33个药品最终闯关成功,药品价格平均上浮7.9%,较首批36个差别定价药品平均上浮幅度提高了2.9个百分点。目前,评审结果已在广东价格信息网、广东省药品价格管理服务平台公布,并接受社会监督。 严格拟定价格 据介绍,第二批差别定价药品共有33个,其中23个药品在政府统一价的基础上平均上浮8.3%,6个药品价格在最高零售指导价的基础上平均上浮6.8%,4个药品的价格比最高零售指导价有所降低。总体上,该批差别定价药品的价格平均上浮幅度为7.9%。 广东省物价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从今年4月19日至5月7日,广东省物价局共收到162家企业在广东价格信息网上申报的196个差别定价药品,通过对上述药品从综合评价、质量体系、药品特点、疗程费用、价格情况5个方面25项评审指标量化打分后,按分值确定等级,专家再根据不同的等级提出具体的建议价格,最后按建议价格去掉一个最高价和一个最低价,计算平均值作为拟定价格。 在第二批差别定价药品的公示表中,记者发现,本次公示的33个差别定价药品中,售价超过100元以上的共有9个,其中,沈阳三生制药公司生产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属于专利药,每支售价为1175元。 “运用定价手段,对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民众普遍接受的药品,适当补偿企业生产经营的合理成本,保持合理收益水平,以此保障药品效用是我国药价改革的初衷和归宿。经过4个多月的严格评审,最终33个药品突围,这充分体现了药价改革扶优汰劣的核心。”上述人士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