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便宜那边高价,记者调查发现药店生意偏未受到“冷落” 中标药物不“风靡” 9月29日上午,在合肥市瑶海区三里街街道凤阳一村卫生服务站,服务站陶医生说:“中标的药物品牌许多人不了解,像四川蜀中制药有限公司的板蓝根颗粒,虽然便宜,但是许多人依然买广州白云山的。”据了解,四川蜀中制药的板蓝根颗粒售价每袋2.35元,共20包,而白云山的板蓝根颗粒同等规格的售价为每袋9元多。 双岗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说:“中标药物的价格虽然便宜,但市民对这些常用药都有熟悉和常用的品牌,许多人不愿更换品牌。 ” 此外,在基层医疗机构拿药也不怎么方便。例如常用的抗生素类、眼科用药等对市民来说,都是自己购买后根据说明书服用和使用,而到了社区服务中心则要看门诊,而且医生未必开药,显然不如直接在药店购买方便。另外,在购买常用药放在家中作为备用时,由于基层医疗机构不能随意卖药,市民也只能选择药店。 药店生意未受“冷落” 在凤阳路上两家药店里,记者发现,一些与招标药物同厂家同型号同规格的药品,药店比社区医疗机构售价贵了很多。如四川蜀中制药的阿莫西林胶囊,规格0.125克50粒一盒,药店售价为12.5元,招标价格为2.45元,四川蜀中的板蓝根颗粒20袋售价为8元,招标价格为2.35元。 价格相差如此之大,市民为什么不去基层医疗机构呢?合肥市五里墩附近一家药店老板吴先生解释道,虽然自己的药店比较小,但也有1000多种药品。 “国家基本药物只有307种,除了注射类、精神类、麻醉类等药品外,真正常见的药品只有不到100种,而国内药厂多、品牌多、规格多,与招标药物完全一样的少之又少,重复率非常低。” 据悉,有全国1202家药品生产企业9676种药品参与我省基本药物投标,最后中标的只有493种药品。参与投标的仅仅是国内药品企业的一部分。 “有的厂家把规格变一下,价格上就没有可比性了。” 据悉,吴老板的药店开了有三年了,每个月的营业额一般都在五六万元;陆老板的药店位于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对面,原以为生意会受到影响,没想到生意一直比较平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