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第二个世界肺炎日。一项最近调查数据显示,由于严重滥用抗生素,目前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的6%上升到近年87.6%;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已近100%,而严重的儿童肺炎近六成与肺炎链球菌有关。专家紧急呼吁,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儿童肺炎。 抗生素,通常被人们称为消炎药,无论是头疼脑热、牙疼腿酸,似乎吃上几粒就能药到病除。然而,这种貌似“万能”的抗生素,如今却越来越暴露出它另一面的危害。近日记者调查采访中了解到,由于近年来天津药监部门加大对抗生素类药物的监管力度,目前天津医院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现象有所下降,然而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抗生素滥用现象仍不容忽视。即便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感冒”,在患者盲目追求疗效、医院利益驱动和药品购销市场尚存漏洞的多重助力下,也用上了高级的抗生素,专家担忧,这种貌似“立竿见影”的方式实际上将给患者的健康带来更为深远的负面影响。 患者因素:抗生素被视为“万能药” 患者心理1:输液消炎好得快 昨天(11月10日),市民小王因患感冒到天津一家三甲医院看病,医生在病历本上写下:鼻塞、流涕、头疼、咳黑痰,听了双肺,验血之后,医生给他开了两盒中药。“用不用开一些消炎药?”面对小王的这个问题,医生回答不用。“用不用输液?”医生的回答同样是不用,并告诉他多喝水、多休息就行。两盒治疗感冒的中药,医院收小王64元,验血35元,加上挂号费4元,小王一共花了103元。他觉得,医院“太黑了”,“这么多钱输液也够了。”小王说,他之所以来医院,就是奔着输液能好得快点,不影响转天上班。担心吃中药好得慢,走出医院后,小王决定还是到附近一家药店买点消炎药。 患者心理2:好买易吃很方便 实际上,很多市民都有在家里准备小药箱的习惯。一位市民向记者展示了他家的药箱:头孢、罗红霉素、阿司匹林、严迪、诺氟沙星……用他的话说,“消炎、解热、镇痛,应有尽有”。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家里备点药很方便,去医院看病得排队,加上化验、检查,大医院看次病少说得半天,价格还贵,“药店的抗生素便宜,不少药店不用处方,买起来也容易。”一些市民“久病成医”,得了慢性病就自己随便找点药吃。这次吃了这种药病好了,下次生病继续吃。“实际上,大多数感冒即便不吃药也会好,但很多患者不明白这个道理,还以为是自己吃对了药。”一中心医院一位医生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