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暗访调查发现,州城部分药店确实存在违规刷卡现象。 读者举报——医保卡变成了购物卡 近期,本报接到不少读者举报称,州城不少药店违规刷卡现象严重,希望引起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黄先生家住州城施州大道,目前在某州直单位上班,是药店违规刷卡的举报者之一。 在向本报举药店违规刷卡的过程中,黄先生讲述了这样一段亲身亲历: 春节前夕,准备回乡下老家过年的他,去舞阳坝某药店给患有高血压的父亲买降压药。 买完药品后,药店工作人员又热情地为他推荐这样那样的保健品。想着自己一年难得回去陪父母几次,又正逢大过年的,他便按药店员工的推荐为父母各选了好几盒保健品。 付款时,药店员工也没问他,就直接将全部款项直接从他医保卡上划走了。而在打印出来的明细单上,除了他买的降压药是准确的明称,其他的保健品均被改成了“中成药”。 黄先生说,他当时就问药店工作人员:“票据上怎么打成了中成药?” 药店员工告诉他:“这些保健品按规定是不能刷卡的,我看你卡上钱还蛮多,就一起刷了!” 黄先生告诉记者,当他询问药店这样做会不会被主管部门查处时,该药店员工表示,一般不会抓到,不少药店都是这么操作的,基本上都是顾客自己要求。 在这个过程中,黄先生发现药店里的不少顾客都是买药品、保健品后一起刷医保卡。更让他没想到的是,有顾客还顺带在药店购买了洗发水、沐浴液之类的日用品。而且,他注意到,与超市相比,药店的“保健品”、日用品价格都较高。 在举报中,黄先生表示,按照他理解的用途,医保卡原则上应该只能支付基本医疗范围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这样像购物卡一样使用,完全是浪费“救命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