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部门——将严肃处理违规药店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早在2001年,我州就出台了《州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管理办法》。 该办法第四条第四款已明确规定:(医保定点药店)药品陈列整齐、规范、明码标价。不得使用参保人员医保卡刷卡经营保健用品、生活用品等非基本医疗药品目录以外的其他商品。 在州社保局与各医保定点药店签订的“服务协议书”中,也明确了医保卡刷卡消费范围:准字类药品、中药饮片;国家卫生部、各省卫生厅批准生产的消毒用品;一次性医用材料、医疗器械;卫食健字、国食健字类保健品。 就医保卡变购物卡的现象,州社保局相关负责人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局将就此展开调查,对违规药店依照《管理办法》严肃处理。 一些市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政府设置医保卡的初衷是为了市民在生病时获得一定保障,减轻其支付压力,无论是持卡人主动要求还是药店为了自身利益钻监管上的空子,这样将医保卡变为购物卡使用都是对这一制度的伤害,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当然,医保卡变身购物卡现象并非州城独有,近年来在各地都有相关报道。有业内人士指出,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持卡人对医保卡的性质认识不清。不少人认为医保卡里的钱是自己的,如何使用当然由自己说了算,别人管不着。另有一部分人则只是为了在买药的同时买点日常用品图个方便。而且,对于消费者来说,“医保卡”里的钱看不见、摸不着,也不能支取,只有换成实物才更“实惠”。“医保卡’的钱又不能干别的,搁着也是搁着。还有公费部分,不用白不用。买这些东西全家都能用。” 二是药店受利益驱动。随着平价药店的不断涌现,药店之间的竞争也日渐激烈。 在此背景下,某些药店想方设法寻找新的利润来源,像搭售保健品、洗化用品这些,能增加营业额、增加利润,而且物品齐了,能吸引更多客源。由于这些用品的利润高于药品,所以,一些药店不惜冒着违法的风险为顾客刷卡,并且用欺骗手段逃避国家有关部门的检查。 三是药店主营药品兼售其他商品,也没有违犯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这就为店家违法刷卡提供了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