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药 属于一类干扰凝血因子,如肝素与低分子肝素、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咯雷、利伐沙班等,能够阻止血液在血管里“堵车”的药物,维持血液正常流动,发挥出抗凝、降低血脂、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适用于房颤、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60岁以上患者等。 抗凝药服用量不足,起不到抗凝作用,导致脑中风和心肌梗塞风险增大。服用过量,又会出现出血、胃溃疡、黑便等副作用。 因此,抗凝治疗更多的是强调治疗个体化,定期去医院检测凝血时间,以及时调整用量。 高浓度氯化钠 一种电解质补充药物,可补充热能和体液,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进食不足或大量体液丢失。 输注过多、过快,可致水钠潴留,引起水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胸闷、呼吸困难,甚至急性左心衰竭。高浓度使用时,还可致高钠血症、静脉炎、局部肿痛。长期单纯补给葡萄糖时易出现低钾、低钠及低磷血症。 因此,使用要同时考虑葡萄糖和氯化钠的用法用量,葡萄糖用量根据所需热能计算,注意检查患者血清钠、钾、氯浓度、肾功能等。老年人、婴幼儿生理功能低下,补液量和速度应严格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