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5万死者合并有药物性肾损害 正常人体内有两个肾脏,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被称作为泌尿系统。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又并称为人体两大排泄系统。在显微镜下,肾脏是由数以百万计的肾单位构成的。肾单位包括肾小球和肾小管,在肾小球里有一层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滤过膜。滤过膜起着过滤的作用,它允许一些水分子、小分子物质通过,对于一些大分子物质则阻拦在外。 专家介绍,肾脏具有三大功能:排泄代谢废物,代谢产物在经肾小球滤过后不被重吸收的部分会在终尿里被排走;调节水和电解质的酸碱平衡,肾脏通过肾小管重吸收水分,调整水平衡及电解质(如钠、钾等)、酸碱平衡;内分泌功能,肾脏还分泌如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促红细胞生成素等。 肾脏损害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由药物引起的肾脏损害就叫做“药物性肾损害”。据国家SFDA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每年大约有19.2万人死于药物的不良反应,大大超过了由主要传染病引起的死亡人数。“在这些人里,有34.2%合并有药物引起的肾脏损害,超过65000人,这是相当可怕的一个数字。” 药物损害肾脏有三种方式 杨铁城介绍,药物进入到体内有两大代谢方式,一是肝脏灭活,另外就是肾脏排泄。作为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很多药物原形和代谢产物由肾脏排泄。肾脏血供非常丰富,占心脏供血的四分之一,所以肾脏里的药物以及药物代谢产物的浓度相对于其他器官来讲是比较高的。如果用药不恰当,会造成药物蓄积或者是药物毒副作用增加,损害肝肾功能。 杨铁城指出,一般来讲,药物可能通过三种方式对肾脏造成损伤:一是药物本身对肾脏造成的毒性作用,常见的如氨基糖甙类菌素;二是药物的过敏反应引起的肾脏损害;三是机械性梗阻,指药物在经过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形成结晶堵塞肾小管,使肾小管的上皮细胞受损。 那么,药物性肾脏损害常见的表现又有哪些呢?第一是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用药以后出现少尿或无尿等肾功能不全的现象,严重的会出现胸闷、气短等心衰的表现;第二是急性小管间质性疾病表现,这种情况除了肾脏损害之外(尿液有改变),通常还伴有全身的过敏性反应表现,如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第三是肾小球肾炎或肾病综合征的表现,尿里出现蛋白尿和血尿,严重的可出现全身浮肿;第四是梗阻性肾病的表现,可出现腰痛、血尿、少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