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姨还在等待…… 多个地区心脏手术被迫暂停 鱼精蛋白,是从鱼类新鲜成熟的精子中提取的一种碱性蛋白质的硫酸盐,是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必备药品,且不可替代,一旦缺货,心脏大血管手术都无法开展。 安贞医院医务处处长、心脏外科专家孔晴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由于鱼精蛋白的紧缺,该院绝大多数心脏外科手术都被迫暂停了。“我们医院目前库存的鱼精蛋白只有80支,只够10~20个病人的用量,已保存起来用于急诊抢救,之前安排的择期手术都只能推后。” 为了获得鱼精蛋白,安贞医院也想了各种办法。“我们在向别的医院‘借’,也建议有能力的患者从外地购买。”北京安贞医院医务处副处长张兰对《中国经济周刊》说,“一个月前,我们就发现市场上买不到鱼精蛋白了,我们仅能保证库存,于是就发出了预警,要求医务处全力以赴找药。” 安贞医院是北京市心脏病手术最集中的医院之一,往常每个月都会安排300台左右的心脏外科手术,而现在,择期手术都被暂缓。整个8月,安贞医院进行的心脏外科手术只有几十台。 “为了控制鱼精蛋白的用量,我们医院要求手术使用鱼精蛋白必须经过医务处审批,这算是特殊时期的管制办法吧!”张兰说,鱼精蛋白紧缺并非首次,早在两年前,鱼精蛋白就曾一度紧俏,这几年,该药一直供不应求。 其实,不只是北京市的医院,从广东到山东,从四川到浙江,最近,全国多个地区都爆发了鱼精蛋白紧缺、心脏外科手术被迫暂停的情况。 “全国都紧缺,到哪儿都买不到药,别说市内的调配,就是跨省调度都拿不到药。”张兰说,他们也在等待有关部门的调配,希望能尽早解决供应危机。 9月初,在卫生部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及鱼精蛋白全国紧缺的相关问题,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表示:“此事应由国家药监局负责,卫生部只负责药品生产的审批和质量安全,价格问题由发改委管理。” 随后,国家药监局相关负责人公开表示,药品停产属企业的市场行为,待将该情况向有关业务单位汇报后,方可给出答复。 一时之间,鱼精蛋白面临“没人管”的窘境。 在我国,药品的管理共有四个部委参与。药品定价由发改委制定标准和监督;卫生部则拟定国家基本药物采购、配送、使用的政策措施;国家药监局负责药品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负责制定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方面的质量管理规范并监督实施;国家医药储备管理的工作则由工信部负责。 “四个部委参与管理,就会造成衔接和合作上的不畅,出了问题就没有部委能够统筹大局,为此负责,这是制度上的诟病。”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中国非处方药协会专家孙忠实教授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 好在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机,9月12日,为了缓解全国鱼精蛋白紧缺的形势,国家药监局紧急召集相关制药企业开会,要求“全力保障鱼精蛋白的市场供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