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药品器械 查看内容

基本药物制度调查:进口药价格高未进国家目录

2011-11-3 14:39| 发布者: 舒云| 查看: 65| 评论: 0|原作者: 李红梅|来自: 人民日报

摘要:     我国基本药物目录有307种,各省平均增补188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平均配备基本药物达到了500种左右。对此,有的医生说够用,也有的医生说不够用。那么,基本药物究竟够不够用?

  杨瑞红说,自己的用药知识培训都是在二级医疗机构进行的,他们的用药范围包括了医保目录的2000多种药物,范围确实太大,而且多是习惯性用药。“基层百姓都是常见病、多发病,他们希望少花钱看好病,我感觉这种培训太少。”她说。

  “多年来,基层已形成以‘三素一汤’(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和注射液)为代表的‘习惯用药’。这种需求不能一味满足,基层药品配备应该控制在一定数量内,逐步改变基层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史录文说。

  患者到二三级医疗机构看病,拿着处方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看病,很可能就买不到处方里的基本药物

  裴珊睿认为,基本药物制度的力量依赖于初级医疗服务的质量,以及合格的卫生工作人员。由于卫生工作人员要向患者提供用药建议,因此有必要将基本药物概念纳入医务人员基础教育和继续教育,对使用基本药物给予奖励。根据国际最佳实践,实现卫生工作者的报酬与药物销售、服务和诊断完全脱钩是非常重要的。卫生系统的筹资及卫生机构的资金获得,应当以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合理使用药物和技术为目的,从而实现最佳的健康结果和社会福利。

  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以药养医机制,医生的收入与药品的销售挂钩,只有多开药、开贵药,医疗机构才能维持生存。当前,我国基本药物只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对二三级医疗机构尚没有要求。二三级医疗机构没有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也没有进行取消以药养医机制的综合改革,医生收入仍与药品销售挂钩,因此,二三级医疗机构医生还在“习惯用药”,而不是合理用药。患者到二三级医疗机构看病,拿着处方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看病,很可能就买不到处方里的药。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进认为,基本药物是针对我国疾病模式遴选的成本效果最好的药物。基本药物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属性,保障人群健康所必需的药物,具有安全、有效、优质、成本效果、可及和支付得起的特点,属于人群健康的基本保障范畴。所有机构都应优先使用这些药物。建议在二三级医院也要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同时要求优先使用基本药物,规定使用比例,将之纳入二三级医院的医院考核指标内容之一,使基本药物制度的贯彻不留有空间。

  按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我国的基本药物目录需要每3年调整一次,明年面临目录的调整工作。卫生部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司司长郑宏表示,继续调研各地基本药物使用情况,汇总分析各地增补药品情况,注重与现有相关药品报销目录和临床路径相衔接,并突出重大疾病和慢性病基层防治的需要,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调整工作。

123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